醫療常識★打造完美臉形比例 許妳第二張臉再次重生│整形達人雜誌

文/許修銨醫師

女星張艾亞從『大學生了沒』節目出道,雖然有著白皙皮膚及一雙大眼,但一口暴牙卻常在節目上被譏笑是馬臉,最後終於讓她下定決心進行正顎手術。術後她專心靜養,歷經長時間的整形修復期,如今擺脫馬臉稱號,不但桃花變多,活動邀約也增加,她笑著說:「大概變美了,自信也增加了。」

打造完美臉形比例 許妳第二張臉再次重生│整形達人雜誌

何謂正顎手術?

一張完美的臉型,首要條件取決於完美的比例。而完美比例除了長度和寬度外,上下顎骨的位置亦決定了臉形和諧與否的關鍵因素。戽斗、暴牙、大小臉、上顎或下顎後縮、前牙開咬等都是東方人常見的顏面發育異常情況。

因此,正顎手術即是利用手術來移動上下顎的相關位置,治療目標為增進顏面外觀的美麗、對稱與協調,並恢復患者的咬合、咀嚼功能,整形外科許修銨醫師表示,正顎手術不單純是醫療行為,更是一門關乎美感比例的藝術。

齒列矯正、正顎手術合併治療更有效

打造完美臉形比例 許妳第二張臉再次重生│整形達人雜誌

正顎療程因屬跨專科的協同治療,因此治療過程較為複雜。會先由口腔顎面外科醫師對患者做仔細的檢查與評估,並安排患者接受必要的顏面骨影像學檢查或睡眠醫學測試,根據檢查結果分析患者的顱顏缺陷類型,並與齒顎矯正醫師討論、擬定治療計劃。除非有特殊情況,一般來說,大多數患者都需接受齒列矯正與正顎手術合併治療。

「手術優先」方式 大幅縮短療程時間

傳統療程可分為手術前齒列矯正、正顎手術與手術後齒列矯正(微調),完整療程約在兩年至三年內完成。許修銨醫師進一步補充,因醫療科技進步,現今正顎療程多採用「手術優先」方式,即患者先接受正顎手術再合併術後齒列矯正,跳過傳統的手術前齒列矯正步驟,如此一來更可大幅縮短正顎療程至一年或一年半內結束。

施作方式及可能併發症

考量患者安全,手術皆安排在全身麻醉下進行,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會依據患者的狀況進行顏面骨骼(上顎、下顎或雙顎)切開手術,並將骨頭移動至適當的齒顎咬合位置,再利用鈦金屬骨板或骨釘固定,當固定完成後再依據小區域的需求進行個別部位的顏面骨修整,以達到良好的美觀與咬合功能。然而,許修銨醫師也指出,任何手術都有其風險,正顎手術最常見的併發症為術後出血、腫脹疼痛、傷口感染、三叉神經受傷等。此外,亦可能導致手術後牙齒失去活性而必須接受根管治療。

正顎手術技術純熟 復發機率低

許修銨醫師最後呼籲,正顎手術已是現代最安全且成熟的技術;經由口腔顎面外科醫師設計和諧美觀的顏面骨位置,再協同齒顎矯正醫師提供穩定的牙齒咬合及齒列維持器,加上骨釘、骨板系統的固定,術後復發的機率以門診經驗來說相當少見。

 

【原文刊載於《整形達人雜誌》2015年11月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整形達人》官方網站;《整形達人》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無法解釋的下背痛千萬別當小事!一名50歲男子,日前因為發燒及呼吸喘住院檢查,診斷出是肺膿瘍合併菌血症,一路接受抗生素治療,沒想到一個月後,卻因為下背劇烈疼痛到無法行走,一照X光,赫然發現第3、第4腰椎盤「消失」被蛀空了,原來是細菌一路從肺部蔓延到血流豐富的腰椎導致駝背...

閱讀詳情 »

北市府今表示,台北捷運已完成造冊,將站務、行車、維修、清潔及保全人員等一線工作人員列為優先施打對象,下週陸續開打。更多最新消息,請持續鎖定《民視快新聞》。(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好慘! 缺水時被迫停業 又遇疫情沒人要洗車 防疫英雄辛苦了! 醫護人員坐地上吃便當 林昶佐遭嗆案外案 溫朗...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稍微趨緩,政府提出多項紓困政策,日前也宣布夏季電價緩漲。立委林宜瑾今在臉書發文,表示在政府推出紓困措施、電費減免的同時,怎麼可以獨漏油價,呼籲政府在國內擬定「油價凍漲計畫」,比照液化石油氣或夏季電費減收模式,先由國營企業吸收虧損,來減輕民眾負擔。林宜瑾在臉書發文,表示說「夏季電費可以緩漲,那...

閱讀詳情 »

莫德納疫苗開放接種後,傳出台南出現首例疑似接種後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拿出仿單、數據提到,目前該案已通報疫苗接種不良事件。莊人祥今天秀出莫德納疫苗接種注意事項,仿單上所列之不良反應中,第一極常見是接種部位疼痛腫脹、發燒等,另外常見預期是接種部位紅斑、蕁麻疹、泛紅等,不常見則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