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打針三大疑問!找不到血管怎麼辦?|Knowing

還記得日前NONO太太朱海君帶孩子看診,因醫生要打針卻找不到血管而揚言踹醫生的事件嗎?

打針三大疑問!找不到血管怎麼辦?|Knowing

不少女性需要抽血檢查或是打針時,常常遇到不是找不到血管就是跑針,得到的醫院回覆,是因為血管太細且比較沉等。高雄榮民總醫院家醫科醫師薛光傑表示,血管較沉較難找的原因,可能是皮下脂肪偏薄,難以固定血管,比較不容易被打上。所以建議多運動,有規律的重量訓練可以增進血液流動速度並把血管撐開,讓它容易浮起來。平常也要注意食物的攝取,避免吃太鹹、太油的食物,才能讓血管保持年輕彈性,避免打針時受苦。

 

為了進一步理解打針問題,Knowing小編採訪一線護理師,釐清三大疑問:

 

問:打針失誤會發生什麼事?

 

打針有分很多種,包括肌肉注射、皮下/皮內注射以及一般抽血用的靜脈注射。錯誤的一種情況是,硬針還沒到達血管,這時技術比較好的學姐可以抽出來後,再重新上針到剛好的距離,也不算是一種失敗;而另一種情況則是,針已經刺穿血管破裂,就會造成微血管出血,類似瘀青般的瘀血。

 

同樣的一條血管不能重複注射,會導致硬化,較嚴重時會壞死,該小段血管看起來會黑青硬硬的,時間久了,可能2-4個月就恢復,或者更久一些因為沒有功能而被身體吸收掉,消失不見。是不會有什麼影響啦!但就是觀感不好並且還要在埃一針。

 

問:還有什麼是你們需要注意的嗎?

 

像一些強心劑或是藥效較有腐蝕性的抗生素,就不能打在手臂的靜脈,且打在CVP中心靜脈導管,但這只能由醫生執行,護理人員不行。

 

 

問:有遇過沒打上針被控訴等等的糾紛嗎?

 

通常發生在兒科比較多,每個父母都很疼孩子,而且小孩子容易躁動,針很容易跑掉,所以在兒科,打針的技術真的需要比較好。

 

VeinViewer是醫療公司Christie Medical Holdings所研發的新器材,這項新技術可以讓醫護人員找到皮膚以下4英吋(1CM)的靜脈血管,透過影片/照片我們可以看到血管的分支以及路徑,所投射的燈光可以即時顯影周邊組織,並被血液中的血紅素吸收,投影在皮膚上,人員可藉此選擇最佳的注射器,避免注射藥物失誤而滲透到其他部位或打穿血管,引發其它不適症狀。Christie Medical Holdings實施第一輪的測試,結果成功率高達百分之百,藥物的浪費程度也減少百分之三十,並準備推廣此項技術到40多國的醫療中心,造福廣大民眾及減少醫護人員失誤的機率。

 

相關推薦

為了追蹤術後傷口,及時偵測傷口異常狀況與即時提供建議,臺灣大學與臺大醫院共同開發「智慧術後傷口追蹤系統(AI-SWAS)」技術,建立人工智慧(AI)平台與手機App,兼具遠距醫療與專家意見2項功能。 AI-SWAS平台利用人工智慧(AI)演算法,針對傷口進行分析,可以偵測術後傷口紅、腫、壞死及感染...

閱讀詳情 »

26歲的張小姐半年來針眼反覆的發作,先前看診多次不見好轉。自述除了針眼的不適外,還經常感覺眼睛乾澀、紅癢,生活習慣方面多以外食為主,有定期接假睫毛的習慣。檢查發現假睫毛根部有蟎蟲附著並有許多皮屑,毛囊有發炎、阻塞現象,為眼瞼炎合併針眼。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顏敏芳指出,針眼是因為細菌感染引起,眼瞼...

閱讀詳情 »

慶祝情人節除了送禮物、吃浪漫晚餐之外,不少情侶會到機場周邊草地,近距離感受飛機起降帶來的視覺和聽覺震撼。但對於在機場工作的地勤人員或居住在機場周邊的民眾而言可並不浪漫,長期處於高分貝的環境中,容易導致耳鳴或聽力受損。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初期耳鳴只是微乎其微的雜音,也尚未造成聽力傷害,而不太...

閱讀詳情 »

中華民國勞動部於3月12日正式公告9月起住院醫師將納入勞基法,外界擔心,若住院醫師工時設下上限,恐怕影響病人就醫權,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指出,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以後,若超過正常工時則必須由醫院給付醫師加班費,否則必須改善排班制度,醫師若能準時下班,好好休息,才是病人之福。 不過,勞動部卻將公立醫院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