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抖腳有助於健康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

你是個習慣坐著就不自覺會抖腳的人嗎?

從現在起,你可以不要管那些叫你要安靜坐著、不要亂動的請求了。一個新的研究發現這些身體習慣性的不自覺小動作,其實對健康很有益處。

正襟危坐是文明社會重要的禮節,[坐]也是現代人每天最常做的事。我們在開會時坐著、在開車時坐著、在飛機上坐著、在電腦前坐著、在看電視時坐著。研究發現,一個人平均一天會花八到十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坐著。坐著的時候,人的腿幾乎都是靜止不動的。
抖腳有助於健康
但久坐對身體健康並不好,容易讓人過胖。腿部肌肉長時間不運動,造成血液中血糖不足,增加糖尿病的風險。除此之外,久坐對我們的血管直接影響最大。研究顯示久坐造成血管的血液無法流暢地運送至腿部。若腿部的血液流量減少,血管壁的彈性也會降低,造成動脈窄化與硬化。如次一來,若腿部的血液量突然增加,血管壁壓力也突然增加,增加了人高血壓的風險。

雖然我們可以很簡單地用站立或走動,讓腿部的肌肉收縮,讓血液的流量恢復正常。但是人很多時候無法隨意地想站立就站立,例如在長時間的會議或是長時間的開車途中。主導這項研究的密蘇里大學營養運動科學系助理教授Jaume Padilla這樣表示。也因此Padilla教授開始想其他類似的方法,例如: 抖腳、腳打拍子等等。

為了證明他的假設是對的,Padilla教授招募了十一位健康的大學生,先幫他們測量腿部正常血液流過動脈的量,也測量動脈面對血壓改變時的反應。然後,他要求每個大學生坐在書桌前三小時。他們可以做任何事,打電腦、念書、講電話、聊天,但就是不能站起身。然後,測試者要求這些人坐的時候,一隻腳完全不能動,另一隻腳必須持續晃動做些小動作,例如抖腳一分鐘,休息四分鐘。

三小時候,測試者發現兩條腿的血液流量有顯著差異。靜止不動的腿血液量顯著減少,抖腳的人,腿血液量顯著增加。除此之外,沒有抖腳的人,腿的血管動脈對血壓的反應減弱很多,顯示並不如以往的健康。當然,有抖腳的腿其血管動脈仍保有彈性,對於血壓的變化反應正常。

Padilla教授說:[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長久坐著不動對健康的嚴重影響,還有小小的腿部動作就可以改善久坐的缺點。如果下次你開始抖腳,遭身旁人皺眉時,不如把這個研究跟他說。]

參考資料:
Why Fidgeting Is Good Medicine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中央、地方拚命衝疫苗施打率之下,現在傳出台北市基層第一線醫護人員有怨言,質疑為了施打率數字好看、醫護人力反被壓榨,在醫院已經沒降載之下,又要支援打疫苗,沒人照顧病人怎麼辦?負責花博疫苗施打的仁愛院區院長蕭勝煌今(20)日出面澄清,目前人力每天預計動用12位醫師,54...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由台南新樓醫院社區健康中心、裕聖里以及裕文國小共同舉辦的「童年記憶Fun學趣」世代同樂活動,於今(20)日上午在裕文國小熱鬧展開,參與的長者及國小學童共計45人。 裕聖里里長黃姿雅表示,長者豐富人生閱歷是學童最好老師,希望透過這樣活動讓里民和小朋友更加親近,增加互...

閱讀詳情 »

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演出超夯韓劇《太陽的後裔》建築工人「高班長」一角的南韓演員南文哲,傳出因為罹患大腸癌,不敵病魔逝世,享年50歲。大腸癌的初期症狀不明顯,好發年齡為50歲以上,那民眾要如何察覺並就醫呢?台北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高彬勝替民眾說分明,有關大腸癌的前兆症狀、治療,以及預防方式。Q:大...

閱讀詳情 »

根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中第五名,而全台灣20歲以上國人高血糖與糖尿病的盛行率已超過10%,意味著20歲以上國人每10人中就有一位有高血糖甚至糖尿病的狀況,這還不包含,不清楚自身狀況、未就醫確診者。而在如此龐大數量的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下,其中許多患者有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形,除了自身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