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拯救“中毒肌” 5個排毒法健康又美白

 

                           拯救“中毒肌” 5個排毒法健康又美白

肌膚呈現出不理想的狀態,往往都是由於外界的危害進入到肌膚內部,導致你的肌膚頻繁長痘、粗糙暗黃、痤瘡色斑、毫無光澤……那要小心體內毒素超標了。如不及時排毒,再多的美容護膚功課都是無用功。如何排毒?教你5個簡單實用的排毒方法,拯救你的中毒肌膚。

臉色不佳、肌膚粗糙暗沉、失去彈性……面對這些,你是不是迫切想恢復白皙柔嫩的肌膚呢?越來越多的人注重排毒養顏,不清除體內的毒素許多美容工作都等於白做。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女性只有讓自己更美麗,才有更大的競爭優勢!才能在工作中有更好的心情。

什麼才是肌膚保養的重點?加強保濕、鞏固美白、增加營養……都不對!你最需要的就是排毒!

  一、精油按摩排毒

由於淋巴組織的位置十分淺,所以精油配合淋巴按摩時不用過於用力,只要把握輕柔、緩慢、同一方向的原則,就能達到活絡淋巴、排毒養顏的效果。

具有排毒功效的精油:葡萄柚精油、茴香精油、迷迭香精油、杜松子精油。

  二、蒸汽排毒

蒸汽可以使毛孔充分打開,這時配合按摩霜按摩,不但能排除毛孔中的垃圾,還可以柔軟粗糙角質,幫助促進血液循環。

最後用冷水洗臉鎮定肌膚、收縮毛孔,肌膚能立刻感覺變得緊實,毒素也隨之排出。

排毒

  睡眠排毒時刻表

21∶00—23∶00免疫系統排毒

23∶00—凌晨1∶00肝部排毒(需熟睡)

凌晨1∶00—3∶00大腸排毒

女人如何睡好美容覺?

皮膚的新陳代謝功能從晚10點開始到凌晨2點之間才是最為活躍的階段,在這幾個小時裡,如果能夠保證睡眠,同時使用適合自己的抗衰老護膚品,睡眠就變成了貨真價實的“減齡覺”。

而11點~凌晨1點這三個小時,是肝臟的排毒階段,如果你不希望有太多毒素累積在身體裡,不想長成人痘和色斑,那就盡量在早點上床睡覺!

睡前按摩法促進臉部血液循環

這是一套躺在床上進行的中醫按摩手法,操作起來非常簡單,能夠促進肌膚循環,改善暗沉並預防細紋和肌膚鬆弛,堅持一個月就能看到顯著的效果。

  按摩步驟:

1、雙手互搓,搓熱迅速將手掌蓋住整張臉上。

2、感覺熱度減退後,雙手摀住臉由上向上按摩10次。

3、繼續搓手,重複以上動作3-5次即可。

4、用十指指腹,按照“從中心到外圍”、“由下向上”的順序輕拍整個臉部皮膚以眼周、鼻翼兩側、嘴角及下巴為重點。

  四、運動排毒

運動時,體溫上升,增強了身體中酶的活性。酶具有提高身體免疫力,增強新陳代謝的功效。

它可以促進肌膚細胞重新煥發活力,使肌膚形成保護膜,抵禦外界毒素的污染,也將身體中的毒素有規律的排出體外,讓肌膚找回元氣。

 

五、天然食物排毒又養顏:

1、綠豆:

味甘,性涼,是清熱解毒、祛火的常備食品。

功效:常食能幫助排泄體內毒素,促進機體的正常代謝。

適合症狀:許多人在吃過肥膩,煎炸,熱性的食物之,容易出現皮膚瘙癢、暗瘡、痱子。

綠豆具有強力解毒功效,可以解除多種毒素,綠豆可以降低膽固醇,又有保肝和抗過敏作用,在綠豆湯中調入蜂蜜飲用,排毒養顏功效更佳。

2、蜂蜜:

味甘,性平,自古就是滋補強身、排毒養顏的佳品。

功效:對潤肺止咳、潤腸通便、排毒養顏有顯著功效,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早晨空腹喝一杯蜂蜜水,有美容、清腸通便的功效。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神經衰弱也很有好處。

3、海帶:

味鹹,性寒,是化痰、消炎、平喘、排毒、通便的理想排毒食物。

功效:海帶中的碘能被人體吸收後,促進有害物質、病變物和炎症滲出物的排除,同時海帶含有一種叫硫酸多醣,能吸收血管中的膽固醇,並排出體外。

適合症狀:甲狀腺腫大和碘缺乏而引起的病症,高血壓、動脈硬化、藥物中毒、浮腫。

4、木耳:

味甘,性平,是排毒解毒、消胃滌腸、和血止血的最佳食物。

功效:木耳含有一種植物膠質,有較強的吸附力,可將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再排出體外。

適合症狀:從事粉塵環境中工作的人,特別應多食。

5、黃瓜:

味甘,性平,是具有明顯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排毒食物。

 

功效:黃瓜所含的黃瓜酸,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排出毒素,所含維生素C的含量比西瓜高5倍,能美白皮膚,使其保持彈性,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吃黃瓜還有助於化解炎症,能抑製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

適合症狀:肺、胃、心、肝及排泄系統狀態不好,夏日里容易煩躁、口渴、喉痛或痰多。

6、苦瓜:

味甘,苦,性平,是解毒、養顏美容的少有食物。

功效:苦瓜含有一種具有明顯抗癌功效的活性蛋白質,能夠激發體內免疫系統防禦功能,增加免疫細胞活性,清除體內有害物質。

適合症狀:苦瓜雖口感略苦,但餘味甘甜,女性應多吃,以利經血調順。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不僅誘發氣喘、過敏,提升肺癌風險,你知道嗎?空氣汙染中的懸浮微粒還可能增加新冠病毒感染機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最新小鼠研究證實,懸浮微粒「開啟」人體細胞接受新型冠狀病毒的通道,提高染疫風險。 空氣懸浮微粒會提高表面蛋白濃度 進而提升染疫風險 陽明大學急重症研究所所長許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本土疫情延燒,全國3級緊戒維持近1個月,各企業陸續調整為居家上班,學校遠距上課,民眾不出門宅在家,隨著疫情持續,天天看著確診相關新聞,不免容易出現憂鬱、焦慮等情緒,心裡快要悶出病來。面對突來的生活改變,如何宅在家不悶壞,保持正向思考呢?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姸安給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本土疫情再漸緩!今(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本土病例新增274例,新北市162例最多,其次是台北市63例,桃園市與苗栗縣分別有15例跟12例;北市聯醫再傳陽明院區急診室群聚,指揮中心強調,防疫物資中央都有配發到地方,如果醫院仍有不足,可以直接與指揮中心聯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南報導】多數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可能連自己翻身或起床等平凡的動作都無法獨立完成,許多重度症狀的患者甚至需要長期服藥治療,但仍無法深入病因改善,以致病情遲遲不見好轉。不僅病患喪失活動自主力,家人也因為長期照護備受壓力。然而,帕金森氏症並非「不治之症」,除了透過藥物治療外,現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