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接吻會不會得病接吻也是一門技術活

接吻會不會得病接吻也是一門技術活

情侶接吻是一件平常的事,也是促進情侶間情感的行為,則人發出疑問接吻會不會得病,科學家也表明接吻的傳染率很高,接吻24小時後就會被傳染,其中包括圍餐以及父母親吻孩子。

接吻會不會得病接吻也是一門技術活

和愛人深情一吻是件快樂的事兒,而這種鏡頭不光出現在屏幕上,街邊、電影院甚至是地鐵裡都能看得到。愉快的接吻已被科學證明能有效穩定心血管、調理血壓、降低膽固醇,還有研究說接吻還可以刺激唾液分泌防蛀牙,都可以算的上是“外出旅行、居家必備”了。但科學家還是會在關鍵時刻潑上一盆涼水讓人冷靜,接吻也能惹病哦。

口腔是微生物繁衍的天然良田,單是​​細菌就有700餘種,13毫升唾液裡的細菌總數就能趕上中國人口的總和了。而接吻是一種口水交換式的親密接觸,當然也同時交換了細菌還有其他微生物。醫學統計顯示,每一次接吻,有超過270種不同的細菌經由吻者的口腔進入對方口腔,完成相互傳送過程。雖然其中超過95%的細菌對口腔健康無礙,但個別人會對對方口腔中的細菌缺乏抵抗力,導致患病。可能的病毒和疾病都有什麼呢?

接吻會不會得病接吻也是一門技術活

 

接吻病、皰疹病

  接吻病與疲勞關係密切,當你疲勞時機體免疫力降低,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接吻,或者是接觸到病人的飛沫就可能感染。

接吻病和皰疹病毒都是通過口水、飛沫散播。人群中,90%的人都感染過接吻病。因此,其傳染度非常高。一般地講,如果對方帶菌,不論口腔有沒有潰瘍,接吻之後的24小時,另一方就會被感染。這些疾病多見於30歲以內的人群,35歲以上的人則很少見。原因就是這個年齡的人接吻太頻繁,容易受感染。血清學調查也發現,我國3~5歲兒童EB病毒抗體陽性率達90%,原因就是國人的圍餐習慣以及父母親吻孩子。

  從危險性上來講,與EB病毒相比,皰疹病毒溫和些,雖然變為慢性後,會反復發作皰疹,但不會侵犯人的免疫功能。

接吻會不會得病接吻也是一門技術活

 

幽門螺桿菌(胃病)

  幽門螺桿菌這個名字很多人不熟悉,但實際上,它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症狀相關,比如,常感覺到的胃脹、胃痛、不想吃東西、口臭等。幽門螺桿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高達50%,感染後有些人沒有症狀,但大部分人有輕重不一如上所述的各種症狀。幽門螺桿菌多通過唾液傳播。

接吻會不會得病接吻也是一門技術活

 

性病

  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口腔科翁志強主任醫師曾介紹說,梅毒、淋病最喜歡口腔的環境,它們很容易在口腔裡生長,一旦口腔感染,病菌繁殖非常快。如果一方感染,只要另一方口腔中有破損就很容易感染。當然,一般禮節性和社交性的接吻是相對安全的,而深吻(雙方有唾液交換,甚至有出血現象)則對某些可​​能通過體液(血液)傳播的性病(比如梅毒)來說,有一定危險性。當然,如果是口交,那危險性更高。

  肝病與愛滋病?

  這兩種病能通過接吻傳播嗎?翻看資料和報導,綜合來說,儘管唾液裡也會有滋病毒,卻沒有接吻傳播滋病的病例報導。而乙肝和丙肝雖然都可能通過血液傳播,如果口腔有傷口理論上有風險,但可能性和相關報導都是少之又少了。

  總的來說,接吻實在也是門技術活兒,起碼要在對的時間、吻上對的人。接吻簡單,治病不易啊。

相關推薦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下午出席疫情記者會,臉上戴著的口罩,有心電圖跟醫療LOGO,讓人好奇從哪兒來的。他說,這是部立桃醫院急診室做的「精神口罩」,對於部桃危機解除,陳時中也很高興,希望盡速恢復原有量能。陳時中上午出席部桃重啟儀式,心情感覺不錯,連帶下午疫情記者會上也展現幽默的一面。當發言人莊人祥回...

閱讀詳情 »

各國搶購COVID-19疫苗,台灣已確定透過COVAX平台取得疫苗,也採購到莫德納疫苗,外界關心疫苗抵台的施打順序,中央和地方行政長官是否帶頭接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與防疫相關的行政人員會列在第二順位;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則說,地方政府已開始與醫院接洽並準備進行合約。台灣目前透過...

閱讀詳情 »

全國各國陸續進入武漢肺炎疫苗施打階段,有學者認為台灣疫苗採購落後他國,與僵化的《政府採購法》有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做出回應,他也談到,口罩實名制推出前後也被各界批評,但過一陣子後大家開始稱讚,他希望疫苗採購也能達到這般效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舉行記者會說明最新疫情,對於台灣...

閱讀詳情 »

經歷過院內感染風暴後,部立桃園醫院今日復工。在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召開的記者會上,指揮官陳時中對此表示,部桃的復工一切準備齊全,未來相關工作都交由院長徐永年全權負責,一切能夠慢慢恢復正常。陳時中也指出,部桃整體士氣目前相當高,第一線人員皆充滿鬥志,「非常感人」。部桃爆發群聚感染後,累計21人確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