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控血糖也控體重 糖尿病藥物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國內糖尿病的盛行率大約是8%,也就是在台灣大約有140萬人罹患糖尿病,其中以第二型患者居多,幾乎超過99%,部分原因與遺傳、生活作息有關,若父母中有一方有糖尿病,則子女得到糖尿病的機率大約是25%,若雙親都有糖尿病,則子女約有50%會得到糖尿病。

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二;台大醫院內科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恬君說明,其一是胰島素阻抗,人體可分泌製造胰島素,但身體對胰島素產生阻抗,對胰島素反應差,導致吃下去的糖分無法吸收利用至體內,留在血液當中,所以血糖上升;另一種原因則是胰島素分泌障礙,胰島素分泌量不夠,無法代謝葡萄糖以應付身體需求,也使糖分滯留於血液中,因此直接於人體補充胰島素或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就成為目前治療的趨勢。

目前糖尿病治療方式有降血糖口服藥物及注射藥物,注射藥物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為傳統胰島素治療,及另一種突破性的新型藥物GLP-1類似物。

張恬君醫師指出,許多民眾對於胰島素治療仍有許多迷思,認為胰島素像是嗎啡,長期使用會上癮,甚至認為洗腎就是因為施打胰島素所導致,其實在疾病的早期就施打胰島素,對於血糖控制效果很好,且能減少併發症發生機會。

張恬君醫師進一步指出,GLP-1類似物則是屬於腸泌素荷爾蒙的一種,能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還能抑制昇糖素的增加;當人體血糖過低時,不會刺激過多的胰島素分泌,也不會過度抑制昇糖素分泌,使肝臟將肝醣分解成葡萄糖,釋放至血液中,使血糖上升;此作用不但符合人體生理需求,發生低血糖機會也減少,除此之外,GLP-1也能作用於下視丘,刺激飽食中樞,使人體有飽足感,以抑制食慾,達到降低體重的效果。

張恬君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日常注意事項中,飲食與運動是最根本的,也建議患者可定期監測血糖,了解自我血糖控制,除此之外若民眾擔心是否罹患糖尿病,可前往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網站(www.diabetes.org.tw/,進入全民糖尿病觀測站,點選E-go健康網),自我評量罹患糖尿病風險指數,以得知自身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並能加以預防疾病的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27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最新一期《壹週刊》報導,嘉義縣布袋鎮三家菜脯工廠產品防腐劑超標,原因在於業者為了端午節趕工,將食材浸泡在苯甲酸液體中,以致於苯甲酸超標2至5倍之多。對此,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組長蔡淑貞表示,已責成菜脯加工製造主要地區嘉義縣衛生局加強菜脯製造廠稽查,並抽驗防腐劑。而嘉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台灣毒澱粉事件越演越烈,引起消費者恐慌及國際關注。為此,立法院衛環委員會29日下午臨時變改議程審查已在立院躺了兩年的「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朝野、行政立法口徑難得一致,希望提高刑責,一旦致人於死,應判以無期徒刑等重罪。塑化劑風暴後,衛生署修訂相關條文,對於違法原料製造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一位46歲吳姓男子,半年前與陸籍配偶相親結婚,因力不從心問題致使房事不順,遲遲沒有孩子。與太太一同就醫檢查,發現同時患有勃起功能障礙與攝護腺肥大,所幸透過藥物治療並改變生活習慣,才改善頻尿症狀並重新找回「性福」,更積極為迎接新生命而努力。近年來隨著觀念逐漸改變,現代人晚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即使不幸罹患肺癌,許多患者仍擁有充實又愉悅的生活。桃園一位晚期肺癌的黃姓婦女,治療初期以化學治療控制疾病惡化,之後更透過化療「維持療法」穩定病情,甚至一度回到工作崗位,顯示新一代化療藥物對於患者維持一定生活品質有極大幫助。署立桃園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莊子儀表示,透過癌細胞切片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