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最佳的補水方式竟然不是喝水而是喝「這個」....所有女生要皮膚水水的一定要看看!太晚知道了....

最佳的補水方式竟然不是喝水而是喝「這個」....所有女生要皮膚水水的一定要看看!太晚知道了....

以下圖片來源

水對生命很重要,人體66%都是水,連頭髮都含15%的水分。中國說「飲食」,飲在食前,三天不吃沒問題,三天不喝,多數人就小命不保了。而且最近很多小伙伴說皮膚乾燥,大便也不爽,春天易燥,一定要補水。

 

暫且不談潤膚、食補,先來個最簡單的問題:蒸餾水、白開水、自然界的水,你通常喝哪種?其實喝水也有許多講究呢。

 

身體裡的「水循環」

 

生理學的水液代謝很簡單,胃腸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經由腎臟過濾,部分進入膀胱成為尿液,排出體外。但是這套理論卻無法解釋,為什麼人有時候口渴也不想喝水,或者喝水很多但也不解渴,甚至喝了很快就去廁所。

 

再來看看中醫的水循環理論:

 

飲入於胃,遊益精氣,上輸於脾,脾氣精散,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素問·經脈別論》

 

水在胃腸吸收後,靠脾、肺、腎的共同作用,把水氣運化到全身。其中最為關鍵的是腎之陽氣,彷彿體內的爐火,將水液蒸騰散佈,如果腎陽不足,最常見的就是怕冷的人,喝進去的水從尿液快速排出了,水並沒有升騰滋潤全身。所以不是你缺水,而是你的身體不能有效的利用水,腎虛的人身體存不住水。

 

最佳的補水方式竟然不是喝水而是喝「這個」....所有女生要皮膚水水的一定要看看!太晚知道了....

 

嗯,好陽氣很重要,陽氣充足,喝的水才能充分的運化。陽氣不足,水就飛流直下,喝也口渴,而且還會變成喝水都發胖的軟胖子。

 

平時怎麼喝水最好?

 

 

最佳的補水方式就是小口、溫飲,不渴不喝。白開水或礦泉水是很好的選擇。營養學專家范志紅老師認為,煮白開水的時候看到水垢,並不代表水質差,只是代表其中鈣鎂元素含量較高,水的硬度較大。實際上,鈣鎂元素均為人體骨骼健康和血壓控制所必須,甚至是很多人膳食中所不足的,沒必要嫌棄它們。

 

另外一種非常有效的補水方法,就是喝粥湯。比如玉米片湯、米湯、小米粥湯等各種雜糧粥上面的湯。這些糧食煮出 ​​來的湯,不僅有柔和的香味,還含有維生素B1、鉀等可溶性營養成分,並含有少量的澱粉和糊精。澱粉和糊精可以延緩水分通過胃腸道的速度,讓粘膜得到更長久的滋潤。

 

運動飲料不宜常喝運動飲料最大的功能是針對進行密集、高強度運動的運動員設計的,除非你真的劇烈運動出了很多汗,可以補充一下,否則只是增加身體負擔。碳酸飲料蘇打水什麼的更是,含糖量高不說,還可能有下圖的這些問題:

 

最佳的補水方式竟然不是喝水而是喝「這個」....所有女生要皮膚水水的一定要看看!太晚知道了....

 

不同的「水」不同的用處

 

你也許不知道普普通通的水,來源不同,在中醫眼中,效用有大不同。

 

1、蒸餾水

古人把蒸餾水稱為水露、氣化水,具有輕靈之氣,最適合調整人體氣機升降。能潤肺、養腎。有內熱、容易上火、嗓子痛、失眠、乾咳、口渴的人適合常喝些蒸餾水。蒸鍋的水汽,抹在嘴角,治療口角炎。但是古人做蒸餾水,只取一半,其餘的水就倒掉了。我們蒸飯的水,也不要反複使用為好。

 

2、白開水

沸騰後打開壺蓋後燒的久一點,叫百沸水,通透性更好,適合發汗。感冒了衝生薑紅糖水,用這種水更好。

 

3、自然界的水

井水善清下焦熱。雨水稱為無根水,清上焦熱。露水,可潤燥除煩。急流水,最能活血化瘀,通便。

 

這三種水,哪種更適合你呢?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明明有一手好廚藝,但最近卻忘了怎麼煮東西!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發表國內首部失智症宣導短片「阿嬤妮」,宣導失智症患者可能出現十大徵兆,提醒民眾千萬不要以為失智只是老化,一旦有症狀,就應及早治療。根據估計,台灣目前失智症人口突破18萬人,隨著老年人口愈來愈多,失智症問題愈顯嚴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台灣食品安全出問題,毒澱粉產品外銷至新加坡,遭下架回收,丟臉都到國外去!新加坡相關單位最近抽驗66種來自台灣的澱粉類食物產品,發現11種含「順丁烯二酸」,絕大多數都是木薯圓類產品,用來製作珍珠奶茶。新加坡農糧獸醫局強調,將持續監控來自台灣的產品,確保產品不含順丁烯二酸,以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夏日炎炎,到游泳池戲水是消暑一大樂事,但據調查發現,高達7成6近視游泳族沒配戴近視泳鏡,或是配戴不符合自身度數的泳鏡,其中近2成曾發生不適症狀。眼科醫師提醒,配戴錯誤泳鏡容易造成「視疲勞」,發生頭暈、眼睛疲勞、視力模糊等症狀,小心增加游泳過程發生意外得風險!據國內針對游泳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健保局和內政部戶政司共同推出一條龍便民措施,新手爸媽只要到戶政事務所申報新生兒戶籍出生登記,健保局就會主動將新生兒的健保卡寄到新手爸媽手中;根據該局統計,至今已有近三萬名新生兒透過此項措施完成健保卡申辦。健保局表示,為落實簡政便民,去年十二月起,和內政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