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柔韌性測試--坐位體前屈(譯)

柔韌性測試--坐位體前屈(譯)

坐位體前屈測試是一種常見的柔韌性測試,針對的是下背部和膕繩肌的柔韌性。這個測試很重要,因為這些區域的緊張與腰椎前彎症,骨盆前傾和下背部疼痛都有關係。最早介紹這個測試的​​是韋爾斯和狄龍(1952年),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柔韌性測試,被廣泛地使用著。

不同版本的測試。

柔韌性測試--坐位體前屈(譯)

這個測試有一些不同的版本。其中一大區別是,腳尖所在處是否為零刻度。

最符合邏輯的測試方法是,以腳尖所在處為零刻度。如果測試者的手達不到腳尖,則記負數,如果手超過了腳尖,則記正數(比如美國海軍採用的台北愛樂坐位體前屈測試)。然而,在比較得分時,負數會帶來一些統計學上的困難。而“總統挑戰”坐位體前屈測試使用的箱子,其頂端平面比腳尖所在處長了(身體方向)9英寸(23厘米)。如果你的指尖超過了腳尖兩英寸,你的得分就是11英寸。Eurofit手冊則建議使用長出15厘米的箱子。

傳統的坐位體前屈測試的局限性在於,手臂長,腿短的人得分更高,而手臂短,腿長的人則不利。改良版坐位體前屈測試給出了解決方法,它會根據測試者的身體條件調整零刻度的位置。

此外,傳統的坐位體前屈測試是同時測量兩條腿的柔韌性的。而在Fitnessgram計劃採用的後勤節電器坐位體前屈測試當中,你可以分別測量每條腿的柔韌性。人們還針對老年人設計了椅子坐位體前屈測試,測試者坐在椅子上,身體前傾,測量常用腿的柔韌性。

如果你沒有坐位體前屈測試箱,你也可以找一個別的箱子,在上面放一根長直尺,作為替代。你也可以採用家中坐位體前屈測試方案,它需要的器械很少。你還可以採用V型坐姿柔韌性測試,它與坐位體前屈測試大體相同,只不過它不是用箱子進行測量,而是在地上畫一條線。

 

測試方法

基本的坐位體前屈測試的方法如下:

·器械:坐位體前屈測試箱(或者用其他箱子,在上面放一根長直尺,作為代替。

·程序:脫下鞋子,坐在地板上,雙腿筆直向前伸展。雙腳腳底完全貼在箱子上。雙膝鎖定,貼住地板。需要的話,測試者可以按壓雙膝,幫助它們貼住地板。掌心朝下,雙手迭放在一起或者邊緣相觸,沿著頂端平面盡量向前伸手。雙手必須前伸到同樣的距離,不能一個遠,一個近。先練習幾次,再正式測試,雙手向前伸,將這個姿勢保持一兩秒鐘,記下距離。確保不要有猛拉的動作。

得分:數字精確到厘米或半英寸。有些版本的測試會以腳尖所在處為零刻度,有些版本的測試則以雙腳前方(身體方向)9英寸處為零刻度。下面的表格針對成人,以雙腳所在處為零刻度(如果不是這樣,你就在數字上加23厘米或9英寸)。

柔韌性測試--坐位體前屈(譯)

表格來源於個人經驗。

·有效性:這個測試可以有效地測量下背部和膕繩肌的柔韌性。

·可靠性:可靠性取決於是否熱身,​​如何熱身。大多數測試不允許熱身,但熱身會提高成績,如果在這次測試之前先進行一次耐力測試,耐力測試就會起到熱身的作用,從而提高成績。如果採用熱身,必須制定一個標準的熱身程序,以確保每次測試是可重複的。

·優點:坐位體前屈測試是一種常見的柔韌性測試,方法簡便,省時。而且研究者們已經積累了眾多的標準測試結果,以供對比。

·缺點:由於不同測試者的手臂,腿和軀幹長度的不同,會使得不同測試者之間的對比產生誤導作用。測試針對的是下背部和膕繩肌的動作幅度與肌肉,關節的活動幅度,與其他部位可能無關。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曾發布1名新冠肺炎死亡案例,使用葉克膜1個月都難以抵抗病魔,但1名70歲患者新冠患者,在台北榮總治療時因病重接上了葉克膜與呼吸器,卻成功保住生命。 台北榮總表示,病人3月自國外返國後,因咳嗽發燒,確診為新冠肺炎後,收治於其他醫院。10日後因呼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連7天0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宣布好消息,並近日針對使用「疫止神通」的居家檢疫民眾進行問卷調查,在7,100份回收問卷中,民政人員的關懷以及「疫止神通」使用的整體滿意度,分別獲得平均8.56、8.67的分數(滿分為10分),顯示兩項服務均獲居家檢疫民眾高度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歷經2次本土、境外、敦睦連續6日無確診,沒辦法邁入第7天卡關,今(14)日終於突破「6」,持續7天3項無新確診,本土病例更是連續32天沒有新確診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民眾都能落實防疫新生活,相關政策將可逐漸寬,但邊境因國際疫情仍不穩定,暫時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30歲電腦上班族楊小姐,最近一週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臉上長了痘子,眼睛疲累,右眼皮還長針眼,自己熱敷了一天想消腫,結果針眼反而更腫痛,嚇得她趕緊就醫;另一名60歲王先生,則是上個月長針眼自行冰敷擦藥後,針眼變小也不痛不癢,但持續冰敷仍未完全消退,就醫後,醫師告知他,應該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