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標靶治療再延伸 胃腸道基質瘤不可怕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62歲的男性,因不明原因胃口不佳,半年內就暴瘦了20多公斤,剛開始一度懷疑自己得了胃癌,但為了參加兒子婚禮而延遲就醫,當時已是瘦如柴骨、嚴重營養不良,到醫院檢查時才驚覺,胃的上半部已經長了一顆大小約20公分的腫瘤,經切片、穿刺檢查後才確診已是第四期的胃腸道基質瘤合併肝臟轉移。

彰化基督教醫院外科部主任張宏基表示,雖然手術切除是胃腸道基質瘤最佳的治療方式,但該病患的腫瘤位於胃部上方的賁門且腫瘤較大,不建議採取手術切除,因此,與病患溝通後,決定先採用標靶藥物治療;約三個月的時間,患者的腫瘤已縮小到約7公分大小,舒緩患者不適,也終於能以手術治療,術後恢復情況良好,仍持續用藥控制中。

張宏基部主任進一步說明,胃腸道基質瘤目前在台灣的罹病率約每百萬人有15人,發生原因尚不明確,但近年來因為醫界對該疾病的認知日漸普及,確診率也大為提升。不過由於疾病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有不少患者仍是因為腹痛或血便來醫院就診,透過胃鏡、電腦斷層檢查,才發現自己罹患胃腸道基質瘤。

在過去,胃部較大腫瘤通常是全胃切除,不僅造成病患生活上不便,有些還會有併發症、營養不良等情形發生。隨著現代醫學進步,目前已有第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可用於無法接受手術切除或轉移性的病患,但醫師表示,無論是原發性或轉移性基質瘤,還是以手術切除為最主要治療方式,並在術後佐以藥物輔助治療,才能有效降低復發風險。

另外,面對高復發性的胃腸道基質瘤,術後應定期追蹤回診檢查,並接受藥物輔助治療,在臨床上,可更有效降低八成的胃腸道基質瘤復發風險。目前衛生福利部更將胃腸道基質瘤術後輔助治療給付,從一年提高至三年年限,只要符合下列條件:腫瘤大於10公分、有絲分裂指數大於10(50HPF)、腫瘤大於5公分且有絲分裂指數大於5(50HPF)或腫瘤破裂,即可申請。

張宏基部主任也呼籲,相較於其他癌症,胃腸道基質瘤有標靶藥物可使用,且藥物耐受性高、副作用較低,部分病患會有輕微水腫及腸胃不適,但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除早期發現並及早治療之外,也切勿忽略術後追蹤重要性,才能有效延緩胃腸道基質瘤的復發。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48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103至107年每年平均約411件醫療訴訟,醫病關係仍屬緊張狀態,除了耗損司法資源,更助長醫師採取防禦性醫療自保,浪費醫療資源,甚至過去曾出現「五大皆空」,特定專科大鬧人才荒,影響醫療體系,都是社會一大損失。《健康醫療網》專訪李兆環律師,介紹「訴訟外紛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血液至今仍無法以人工製品取代,因此,民眾發揮愛心挽袖捐血,提供給急需輸血的傷病患,顯得相當珍貴。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捐血,有基本條件的規定及限制,到底捐血有哪些規定?有什麼捐血方式?又該注意哪些事項呢?由台灣血液基金會公關處長黎蕾替民眾解答。1.捐血基本規定是什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不良姿勢讓骨骼歪斜,是引發疼痛的元凶人類從開始用雙腳走路以來,就有腰痛或肩膀僵硬的問題……。大家很容易以為這大部分是發生在中高齡者身上,然而,即使是兒童或年輕人,如果長時間維持相同的姿勢或是以錯誤的姿勢進行工作,當然也會出現腰部痠痛、肩部僵痛等情形。以不良的姿勢長時間坐在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HPV不只女性會得,男性也會得HPV!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許書華指出,男性感染HPV機率比女性高,男性更需要受到疫苗保護,隨著未來性觀念的開放,應超前部署施打疫苗預防,男性朋友千萬不要因爲性別、性向、年齡拒於診間之外,預防觀念人人有責,男女共同一起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