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機械手臂治療攝護腺癌 不一定比較好?

機械手臂治療攝護腺癌 不一定比較好?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治療攝護腺癌,以攝護腺切除手術為主,過去醫師多施行傳統開腹手術。自2000年起,醫界引進腹腔鏡手術,再加上機械手臂的出現,許多醫院開始運用機械手臂輔助腹腔鏡方式進行攝護腺切除術。

機械手臂提升術後生活品質 缺乏實證證據

從2003年至2013年,美國運用新手術方式切除攝護腺比率從1.8%飆升至83%,醫師、病患多認為,新型手術方式的出血量較少,病患住院天數也縮短。也有人認為,新型手術方式可以減少性功能障礙、尿失禁等手術併發症風險,提升患者術後生活品質。不過對於機械手臂是否能提升患者術後生活品質、降低手術併發症風險,一直缺乏實證證據。

患者做決定時 手術術式並非唯一參考

在2016年6月,一項發表於〈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的研究以326名攝護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配至「傳統手術」、「機械手臂手術」兩組,並追蹤患者術後6週、12週的生活品質好壞。結果發現,接受「機械手臂手術」的患者雖然出血量的確較少、住院天數確實較短,但與「傳統手術組」相比,在疼痛程度、性功能或排尿功能方面,差異不大。

研究團隊也分析患者病理組織,結果顯示,無論接受哪種手術,患者術後復發風險也沒有明顯差異。雖然兩種手術方式對生活品質的影響,可能要術後兩年才見真章,但根據術後12週得到的觀察結果,研究學者建議,患者做決定時,盡量選擇自己信賴的醫師,別將手術術式列為唯一參考依據。

國外學者認為,這項研究當中,高風險攝護腺癌病患(格里森分數≧8)的比率偏低,若以高風險患者為研究對象,差異可能才會顯現。

需要更多研究 檢視新科技好處

隨著科技進展,機械手臂技術逐漸擴展至醫療各領域,這樣的技術可放大影像、讓操作更精準,但醫療費用也較昂貴,醫療人員必須接受足夠訓練,才能正確操作儀器。而這些科技是否對病患有好處,需要更多研究的檢視,才能幫助病患做出最適合選擇。

延伸閱讀

1.Yaxley, J.W., Coughlin, G.D., Suzanne K Chambers, S.K., et al.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rostatectomy versus open radical retropubic prostatectomy: early outcomes from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phase 3 study. The Lancet . 2016; 388: 1057-1066.

2.Finkelstein, J., Eckersberger, E., Sadri, H., et al. Open versus laparoscopic versus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rostatectomy: The European and US experience. Reviews in Urology. 2010; 12(1):35-43.

3.Fossati, N., Wiklunda, P., Rochat, C., et al. Robotic and Open Radical Prostatectomy: The First Prospectiv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Fuels Debate Rather than Closing the Question. Eur Urol. 2017; 71(3): 307-8.

4.Zargar-Shoshtari, K., Murphy, D.G. and Zargar, H. Re: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rostatectomy Versus Open Radical Retropubic Prostatectomy: Early Outcomes from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Phase 3 Study. Eur Urol. 2017; 71(1): 140-1.

5.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1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CWNTP 應瑋漢 [email protected]】民眾對傳統中醫的印象還是「把脈、喬筋骨、調理養生」嗎?現代中醫能做到的事,已經超過傳統領域的想像!《就醫新思維 中醫來幫忙》現場邀請到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柯富揚及《康健雜誌》總編輯賀桂芬,為發展中醫醫療環境政策進行對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全球新型肺炎疫情日趨嚴峻,截至今天為止,已超過1千2百萬人染病,死亡人數逾55萬人,蔓延速度之快,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假設人數,這可能與「有證據顯現新型冠狀病毒可能透過空氣傳播」有關。 世衛組織警告,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仍在加速蔓延中。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您聽說過「腎結石痛起來要人命」嗎?最近氣溫屢屢飆破攝氏38度大關,夏天是尿路結石好發的季節,因炎熱的天氣使人大量流汗,若未適時補充足夠的水分,就會讓使尿液的濃度增高,因此容易形成結石。尿路結石治療方式多 非侵入性治療為首選尿路結石的治療方式有多種,除了傳統的侵入性手術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醫院開啟資訊化管理,加強各項政策執行效率,資訊安全也就越來越重要,新光醫院7月8日獲得新版ISO 20000證書,在英國標準協會審查過程中,該院在整體資訊服務運作管理上獲得高度評價與讚許。 新光醫院院長侯勝茂表示,在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及台灣IBM的協助下,新光醫院資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