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正確用油5撇步 預防心血管疾病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心臟疾病連續6年高居我國十大死因第二位;根據研究指出,每天只要攝取4、5公克的反式脂肪,血液中膽固醇就會升高,並增加23%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在家中烹調時應使用含不飽和脂肪含量較高的植物油,並以低溫烹調方式,如涼拌、低溫油水炒,減少自由基及致癌物質生成,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國健署提供民眾用油5撇步,包括以清蒸、水煮、川燙、清燉、涼拌等少油方式為主要烹調法;使用植物油,但避免高溫起鍋,少用糖醋、醋溜、油炸、油煎、爆炒、油淋的烹調方式;避免食用油炸食品,油炸外皮應去除後再吃;避免食用高油脂的零食、點心,如酥皮等油脂含量較高的加工食品。

另外,避免攝取以酥油和人造奶油製作的烘焙食物,如有「餡」糕點、夾心餅乾、甜甜圈、蛋糕、爆米花、薯條、炸雞、雞塊等;以天然堅果種子,如花生、芝麻、腰果、杏仁、核桃等,取代餅乾、蛋糕、糖果,每天建議攝取約一湯匙量,約杏仁果5粒、花生10粒、腰果5粒。

國健署強調,選擇適當的油品及培養減油的生活型態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根本,提醒民眾除了選擇油品外,更要採低脂少油炸的飲食型態,改變烹調方式,以蒸、煮、川燙等少油方式為主要烹調法,避免因過度飲食及不正確的烹調方式,才能減少身體的負擔及降低罹患慢性病的風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228

相關推薦

人體的排泄物除了糞便、尿液以外,還有我們都認為很臭的屁。所以,當眾放屁被看做是很不雅觀的事情。其實,屁乃人生之氣,哪有不放之理。放屁本身是正常的生理反應,1天中有聲的屁平均2~3個,但無聲的屁卻有10個以上。 有調查發現,一個人正常情況下每天放屁大約14次。一個人每天釋放的廢氣,大約500毫升。正...

閱讀詳情 »

人體內的有毒物質主要來源於兩個途徑: 一是大氣​​與水源中的污染物,透過呼吸及進餐侵入人體內,鉛、鋁、汞等重金屬就是其代表;另一個是食物在體內代謝後的廢物,如自由基、硫化氫等。時下,清除體內垃圾已成健康時尚。 下列方法可幫您及時清除體內毒素。 主動咳嗽法: 自然界中的粉塵、金屬微粒及廢氣中的毒性物...

閱讀詳情 »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張「正確的敲鍵盤姿勢」圖,不少網友在對比過後連連驚呼「白敲了這麼多年的鍵盤!」事實上,不正確的敲鍵盤姿勢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危害,如腕隧道症候群引起的手痛就是其中一種。   電腦族警惕「滑鼠手」   如今,人們生活和工作幾乎都離不開電腦。但電腦族容易患上腕隧道症...

閱讀詳情 »

以前有個朋友支氣管擴張,就在網上搜有沒什麽方子能根治的。 無意中發現壹個紫皮大蒜泡蜂蜜的方子,具那個出方子的人說,自從他吃這個後支氣管10年沒復發,當即將此方抄了下來。 拿回家告訴老媽,老媽壹聽覺得不錯,應該是有用的,就自己家試著泡了20斤,在吃了壹年後,發現果然有用,老媽原來每年冬季必壹咳,而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