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沒按時服藥+忌口 他尿毒症上身需洗腎

沒按時服藥+忌口 他尿毒症上身需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60多歲的黃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臟病,但未按時服用藥物,加上不忌口,血糖控制不太理想。沒想到,有次感冒發燒後,因愈來愈喘、食慾愈來愈差。就醫檢查才發現,腎功能已惡化成尿毒症、同時有貧血、肺水腫等情形,已無法避免走上洗腎一途。

據研究統計,臺灣人口中,有腎臟病的比例高達11.9%,其中較初期的腎臟病約占四成,較後期的約占六成。成大醫院內科部腎臟科趙若雁醫師指出,腎臟病的高危險群最主要為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絲球腎炎等,其他則包括遺傳性多囊腎、長期使用某些藥物、或其他不明原因所導致之腎臟病。

控制血糖、血壓 避免腎受損

然而,在初期腎臟病時,大多沒有症狀,但隨著腎功能惡化,可能出現蛋白尿、水腫、高血壓難以控制、高血鉀、貧血等症狀。因此,定期的健康檢查、良好控制糖尿病、高血壓,是避免腎臟受傷最好的方法。

若早期發現腎功能異常,及早控制血糖、血壓,並避免「腎毒性藥物」,例如:來路不明藥物、或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等使用,仍有機會治癒或阻緩腎功能的惡化。但如果是進入中重度慢性腎臟病階段,仍可以經由自我飲食控制、就醫尋求適當的腎臟保護藥物使用等方式,減輕水腫、貧血或其他症狀,延緩洗腎的時間。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台灣老化指數持續上升,老年人口將多於小孩,老人越來越多,憂鬱的老人也會越來越多,根據統計,全台約有31萬老年人罹患不同程度的憂鬱症,但僅有一小部分曾經就醫,許多人對老年憂鬱症沒有足夠的認識,易因莫名的身體疼痛,而到處掛不同科別的門診,延誤就診時間與醫療資源浪費,提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泌尿道感染指的是泌尿系統的任一部分受到細菌感染,造成尿道感染稱為尿道炎,造成膀胱感染稱為膀胱炎,造成腎臟發炎稱為腎盂腎炎,這些都是泌尿道感染的其中之一,泌尿道感染常見的症狀有發燒及畏寒,大部分會合併一些泌尿道的症狀,如:尿急、頻尿、解尿疼痛、血尿、排尿疼痛或困難等。...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一位50多歲的男性,因為漠視脖子緊繃、肩膀痠痛,最後造成頸椎壓迫而導致右手無力,初期只是感到脖子很緊,因此一直不以為意,直到有一天突然右上肢無力並且不聽使喚,使得某些動作無法執行,才驚覺不對勁,但是因為人在中國大陸工作,於是就近於當地求診,但病情依舊無法改善,於是趕...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隨著年紀漸長,老化現象漸漸發生,很多身體製造成分也跟著流失,葡萄糖胺便是其中之一。葡萄糖胺是構成膝蓋軟骨重要成分之一,一旦缺少可能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發生。不過,根據藥典紀載,「天山雪蓮」也有助於緩解關節炎,這是真的嗎? 缺乏葡萄糖胺 退化性關節炎找上門 中西醫師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