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三線原則控制症狀

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三線原則控制症狀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皮膚癢癢抓抓、抓抓癢癢、愈抓愈癢、愈癢愈抓,甚至癢到睡不著,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這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寫照。據統計,國內有超過200萬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其中孩童及青少年占多數。為此,台灣皮膚科醫學會邀集全國皮膚科專家,共同制訂《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共識》和衛教手冊,發表三線治療原則,幫助患者控制症狀。

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異位性皮膚炎共識制定召集人朱家瑜表示,發癢、搔抓、濕疹是異位性皮膚炎典型症狀,皮膚一旦出現濕疹,便會引起更厲害的搔癢,並伴隨嚴重的皮膚發紅情形,而且會形成惡性循環。

朱家瑜指出,根據目前皮膚醫學界的共識,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方式可分為三線治療原則,第一線治療原則是使用保濕劑,改善皮膚障壁功能,局部間歇性塗抹類固醇藥膏,以及服用抗組織胺藥物,達到止癢的目的;第二線治療,採取局部塗抹Calcineurin抑制劑藥膏,及短暫口服或注射類固醇治療;第三線治療則使用口服或注射免疫調節劑治療,以及抗菌劑。

朱家瑜提醒患者,接受專業治療,能有效減輕異位性皮膚炎產生的皮膚困擾,且治療原則會隨著醫學進展及新藥物發明而不斷修正,不要病急亂用偏方。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63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國大陸武漢傳出不明肺炎患者,全球衛生單位注目,擔心SARS事件重啟,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於去(2019)年12月31日記者會強調,將逐班檢查武漢來台飛機,確認有無發燒民眾,昨(2)日有境外媒體報導,入境台灣航班有疑似案例,疾管署出面駁斥,絕無此事。   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20多歲小藍,熱愛籃球運動。某天練球時,發現右腳只要踩地,腳踝外側好像被電到一樣非常疼痛,完全無法打球,連走路都不便,立即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骨科王禎麒醫師檢查發現她的腳踝韌帶斷裂,考量年輕人活動力的重要,不用自體韌帶,改以器捐者的異體韌帶,透過關節鏡微創手術,為她重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有過重、甚至肥胖問題的人口超過4成,衛生福利部國家衛生研究院歷年進行許多國人健康與行為調查研究,結合了基隆長庚的長期社區追蹤資料,深入進行基因多重體學分析,逐步建立了難能可貴的國人健康、飲食、行為與基因分析的大數據資料庫。   國衛院結合長庚醫療體系的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許多女人因為嚴重缺鐵以致貧血,網路也有不少貼文建議,可以多吃牛肉補鐵。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牛肉是高鐵好食物,而不吃牛肉的人,建議可以多吃牡蠣及紅莧菜來補充鐵質,另外,同時搭配芭樂及甜椒等含維生素C的食物,更能提高鐵質的吸收。   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之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