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濾紙血片可篩檢黏多醣寶寶 研究登國際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黏多醣症寶寶出生時與一般胎兒無異,直到隨著年紀增長出現臉部多毛濃眉、關節變形、聽力障礙、大舌頭等症狀時才被診斷出,且多數病童很小就病逝。馬偕醫院使用濾紙血片及酵素活性螢光定量分析法,進行大規模第一型黏多醣症篩檢,能在患者未發病前即檢出,大幅提升治療成功率。此研究成果也刊登於最新一期國際罕病權威醫學期刊《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 OJRD》。

馬偕醫院研究團隊由小兒遺傳科主任林炫沛、資深主治醫師林翔宇、醫學研究部副研究員莊志光,以及檢驗醫學部技術主任王敦仁組成。2008年開始針對台北、淡水、新竹及台東4個院區的新生兒,進行「第一型黏多醣症新生兒篩檢先驅計畫」,4年半來,共篩檢3萬5285名新生兒,透過使用濾紙血片及酵素活性螢光定量分析法,進行第一型黏多醣症篩檢,結果成功在患者未發病前,診斷出2名新生兒患者。

馬偕醫院小兒遺傳科主任林炫沛指出,過去國內黏多醣症發生率已知約5萬分之1,但根據此次先驅計畫成果,國內第一型黏多醣症發生率估計約為1萬8千分之1,顯示國內黏多醣症發生率可能被低估。

林炫沛表示,黏多醣症患者出生時並無異樣,突顯早期診斷的重要性,藉由簡便且經濟實惠的濾紙血片篩檢方式,可在新生兒時期即檢出白血球酵素活性缺乏,再以基因突變分析,可證實罹患第一型黏多醣症,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成效,並可進行遺傳諮詢,協助病兒家庭擺脫遺傳疾病宿命。

林炫沛強調,確診的2名第一型黏多醣症病兒,需每3個月追蹤檢查,並由家長協助日常觀察病兒是否出現生長異常、頭顱變大等跡象,以利於病情發展第一時間主動介入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51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1名40歲男性,有三年的糖尿病史,為了衝業績拚命工作,卻疏於運動,加上三餐不定時,雖有固定服用降血糖藥,但血糖值依舊不穩定,某次接受例行檢查被發現有輕度到中度的脂肪肝;糖尿病照護中心院長林款帶指出,臨床上每兩個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人有脂肪肝問題,雖多數沒有症狀,但長期下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到底該買玻璃奶瓶還是塑膠奶瓶呢?」新手媽媽小敏站在一堆奶瓶前左思右想,玻璃奶瓶的好處是不易產生化學物質、耐熱度高且易清洗,但又想讓寶寶學習拿材質比較輕的塑膠奶瓶,外出攜帶也比較方便,那麼該如何選購及使用才安全呢? 食藥署建議,運用「使用前中後三法則」,可以買到理想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原本是快樂的情侶,卻因為討論到結婚,而讓她夜夜失眠!精神科醫師指出,臨床上,有不少人因為面臨結婚,進而出現婚前焦慮症,這些準新人最焦慮的事,竟然是以害怕面對公婆為首,不知該如何和對方家人相處,以及不知如何處理人際關係,是最焦慮的原因。 婚前焦慮症最害怕面對公婆 台北市...

閱讀詳情 »

專家解讀:鼻毛越長越防髒? 它只能防一些大顆粒 當空氣被吸入我們的鼻腔,要經歷重重關卡。鼻腔的結構是彎彎曲曲的,而不是一條大路直通肺部。這就是為了讓空氣在裡面繞來繞去,這個過程中,空氣中的一些髒東西就會慢慢沉積下來,而不會鑽入下呼吸道深處。有些髒東西還會撞上黏膜,而黏膜上會有許多自然分泌物,這些分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