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火氣大有口臭 恐體質濕熱造成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夏天氣溫轉熱,人體最直接的感受便是容易「火氣大」;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廖祥琳指出,「火氣大」原因不同,所以降火氣並無偏方,如果不經診斷就一味服用坊間降火氣偏方,不但效果不佳,還可能傷害到人體的陽氣。

夏天常會有口乾舌燥、口破咽乾、口苦口臭、心煩氣燥、失眠、目赤、耳鳴、頭暈頭脹、頭臉痘痘增加、精神亢奮、便秘痔瘡、尿臊味濃、婦女陰癢等情形;這些都是火氣大的症狀。

廖祥琳表示,火氣大最常見的包括實火、濕熱、虛火等,其中以「濕熱」在台灣最為常見,因為整體氣候環境本來濕氣就較重,加上飲食習慣,喜歡吃麻辣鍋,或是烤、炸物的時候又搭配冷飲;一旦濕熱互結,便會使熱不得越,繼而出現明顯悶熱感,口渴卻喝不多,同時還可能伴隨頭重昏倦感,大便軟黏不成形、稍臭,小便味臊等症狀。

一旦濕熱體質形成,清熱過多容易使濕氣越重,加強除濕又容易使熱象變盛,終使濕熱纏綿難解。廖祥琳強調,濕氣可分成外濕與內濕,外濕是因為夏季雨水多,居處環境通風不良或除濕不足,則容易形成;內濕則多由嗜酒或過食生冷,以致脾胃功能較差,進而生濕,若缺乏運動,會導致氣血不暢,產生胸悶不舒、小便不利、食慾不振等症狀。

因此,廖祥琳建議,要避免火氣大,飲食上宜溫和清淡,避免烤、炸、辣等刺激性食物,過於寒涼則易助長濕氣,影響消化,寒性食物如西瓜、梨子、哈密瓜、水蜜桃、葡萄柚、冬瓜、苦瓜、小黃瓜、白蘿蔔、大白菜等也不宜過度食用;適度運動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並可改善疲倦,常保持心情愉悅就能度過酷暑悶熱的考驗。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30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近年來,網路上風靡好幾款美容筆、點痣筆,透過低頻電燒原理,有順利除斑、除黑痣的效果,上購物網站查詢,價格從數百元至1、2千元都有,使用方法簡單,但果真如此神奇嗎?皮膚科醫師警告,這類產品均無通過安全認證,使用後恐嚴重損及皮膚組織,造成感染及疤痕。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54歲糖尿病友李先生罹病20年,末稍血液循環變差,傷口不易癒合,為此,左腳趾頭截肢,但術後2年,腳部傷口仍舊存在,外出前,必須綁腳,且不耐久站,無法提重物,最後連廚師也當不了,人生變成灰暗。 三軍總醫院外科部部主任戴念梓指出,糖尿病友最怕傷口難以癒合,治療慢性傷口,必...

閱讀詳情 »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膠原蛋白、玻尿酸可以保養皮膚,甚至也有關節保護的效果,多年來一直保持在保健食品市場的前五名! 但其實不只是膠原蛋白,也有許多保健素材具有皮膚和關節保養的功效,這次好食課要分享的是具有同樣保健功效的新原料:「蛋白聚醣」,接下來就一起了解蛋白聚醣是什麼吧! 「蛋白聚醣」是什麼?有什麼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香港腳皮膚癢,請用……」,許多人都聽過這首洗腦的足癬藥膏廣告曲,但卻也有著「會癢的才是香港腳」等錯誤認知,醫師指出,足部溼疹、汗皰疹同樣可能引起搔癢感,建議至皮膚科門診接受鑑別診斷。 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表示,門診時都會聽到「我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