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燒傷慌張脫衣 恐影響傷口治療

燒傷慌張脫衣 恐影響傷口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八仙樂園舉辦「彩色派對」,從失事前的影片可看到,噴槍噴出彩色粉塵,竟閃燃引發大爆炸,產生熊熊火焰造成重大燒傷意外,有民眾嚇得趕緊脫下著火的衣物。對此,皮膚科醫師表示,發生燒燙傷一定記得沖、脫、泡、蓋、送5字訣,先沖水、再脫衣物,以免連同皮膚一起撕掉,只會影響傷口後續治療。

開業皮膚科醫師蔡佳祝指出,根據臨床觀察發現,10名燒燙傷患者中,約有5、6人,一慌張就情急脫掉衣物,而沒有先沖冷水,結果造成皮膚黏著衣物一同掀掉,無法在後續治療中提供保護。

蔡佳祝強調,當發生燒燙傷意外,第一時間記得鎮定,應遵循沖、脫、泡、蓋、送5字訣的步驟,首先用冷水沖20至30分鐘,沖水能讓起水泡的皮膚持續提供保護,接著泡在冷水裡將衣物剪開,再覆蓋乾淨毛巾就醫。

蔡佳祝表示,燒燙傷深度分為一度、淺二度、深二度及三度。一度的皮膚呈現紅腫,傷口約3至5天後可癒合,不會留疤;淺二度傷及表皮及真皮層,皮膚有小水泡,14天內可癒合,可能留下輕微疤痕;深二度有大水泡,傷口癒合需要21天以上;三度則傷害達全層皮膚,皮膚呈現死白色或焦黑、乾硬,必須以植皮方式癒合傷口,會留下功能障礙,必須復健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89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發布,新增3例境外移入病患,分別自菲律賓(第814例)、多明尼加(第815)、法國(第816例)入境;當中第816例曾經在法國確診但未就醫治療,後續多次採檢都是陰性,1月1日持核酸陰性報告回台,申請奔喪在台自費採檢檢出陽性。 菲律賓移工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為了國人健康,手搖飲標示從今年1月1日起再進化,除了原本「全糖」、「半糖」之外,業者還需計算粉圓、椰果等配料熱量,清楚標記飲品的總糖量和總熱量,如違反規定,最高可罰400萬元,但部分手搖杯業者並未標示在菜單或牆上,而將標示掛在店門的角落,相當不起眼。 對此,衛福部食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紫豔、芒果黃、抹茶綠、璀璨紅色彩繽紛,口罩款式顏色越來越多,還能與衣服搭配,儘管戴上口罩,依然有造型。但外界質疑部分彩色口罩可能含有致癌「偶氮色料」,食藥署警告,廠商如使用偶氮類染劑,最高將面臨200萬元懲處。 衛福部食藥署品管組科長李思鈺表示,以往稽查醫用口罩,項目...

閱讀詳情 »

癲癇是臨床上不少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多數病人服用一到兩種抗癲癇藥物,可以良好控制病情,少數病人因病灶不斷刺激腦神經放電,或在多種藥物治療下仍常發作,干擾日常生活,影響兒童的成長與學習。長期慢性癲癇傷腦 治療方式選擇多元藉由手術治療,減輕、改善或甚至根治癲癇的發作,降低或免除抗癲癇藥物的使用。臺中榮總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