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爺爺奶奶帶孫子,近40%天天喝飲料 掌握2要2不建議最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爺爺奶奶帶孫子,近40%天天喝飲料 掌握2要2不建議最優

爺爺奶奶們帶的孩子好幸福,常天天在家吃晚餐,但吃得「飽」卻常忽略也要吃得「好」,較少攝取蔬菜乳品,更常喝含糖飲料,董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提醒,爺爺奶奶們常不節制孩子吃零食的量,為了孩子的健康,應「要愛不要寵,除了養還要教」,注意飲食品質,也減少父母對孩子教養的衝突與矛盾。

較少吃蔬菜和乳製品 近40%天天喝飲料

董氏基金會2015年進行「隔代教養與孩子飲食行為」相關調查,對象為全台國小1~4年級18,099位學童的主要照顧者,結果發現祖父母有93%天天準備晚餐,孩子放學後外食頻率也僅17%,較少吃蔬菜和乳製品,近40%還天天喝飲料。

祖父母照顧 64%孩子每天運動不到30分

另外發現,無論哪方照顧,孩子的運動時間都不夠,祖父母主要照顧的孩子更有64%每天動不到30分鐘,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爺爺奶奶們希望孫子吃得開心,常準備孩子「喜歡、想要」的食物,卻忽營養品質,建議掌握「祖孫好食光-2要2不建議」:

● 1要:要給需要(need),不是想要的(want) /

家長應給孩子「生理需要的(need)」的健康食物,如蔬果、全榖等,而不是給孩子「想要的(want)」,如高油糖鹽、多添加物或空熱量的食品,吃多容易可能導致憂鬱、過動。

● 2要:要以鼓勵代替強迫 /

如果可自行決定要紅蘿蔔或芹菜時,超過90%會吃光自己選的菜,家長應以鼓勵代替強迫,提供2種以上的蔬菜,讓孩子決定要吃的種類份量。

● 1不:家中不放「不健康的食物」 /

家中有放含糖飲料的孩子,喝飲料的量是沒有放飲料的近2倍,家裡最好不放零食糕餅、含糖飲料等,反而要多放蔬菜水果,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吃不健康的食物。

● 2不:不主動提供,勿當作獎賞 /

家長要求孩子先吃完蔬菜才可以吃甜點,容易讓孩子誤會蔬菜是被迫吃、不好吃的,並提升甜點等於獎勵的錯誤印象。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壓力大,除了慢性疲勞性上身,掉髮問題也幾乎可稱為現代人的「文明病」。一位男性患者國中時期就開始就有掉髮徵兆,升上高中後頭髮幾乎掉光,就醫時頭頂已光禿禿,才20歲卻如同一位中年男子。根據德國最新研究指出,43%的受訪者認為壓力大是掉髮主因,而目前證實咖啡因活性成分可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8歲的劉先生從事隧道開挖工作,長期伴有咳嗽、痰和胸悶等呼吸道症狀,即使規律服藥仍經常出現不適的症狀,每年在春、秋冬季節時也會因急性發作而住院治療;另一位45歲的馮小姐自民國102年起至民國104年10月,常出現鼻塞、咳嗽、周身搔癢等症狀,春秋兩季症狀更嚴重,104...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臉頰陣發性疼痛難受,忍9年才發現是三叉神經痛!一名62歲陳女士9年前右臉頰開始出現陣發性疼痛,原以為睡眠不足所導致,沒想到疼痛讓她無法洗臉、刷牙、說話、吃東西,幾乎每5至10分鐘就會出現痠、抽、痛、刺,像有很多針在刺,痛到不能摸,洗頭也不能摸到頭皮,每當疼痛發作時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中年事業有成的李先生,平常為了交際應酬,抽菸喝酒樣樣來,近年來,家人開始注意到李先生說話速度變慢,與客戶的社交反應變慢,常常一個問題想了快5分鐘才回答出來,甚至這個月來走路不穩常常跌倒,就診發現原來罹患了血管性失智症,更被告知腦部有小中風的痕跡。 忘東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