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童20顆乳牙蛀光光 險得蜂窩性組織炎

男童20顆乳牙蛀光光 險得蜂窩性組織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3歲男童,每晚都要含奶瓶睡覺,更沒有潔牙的習慣,直到父母發現牙齦長膿包流膿,帶到診所檢查,竟發現全口20顆乳牙蛀光光,再晚一步治療,恐怕引發蜂窩狀組織炎。

嚴重齲齒 18顆須根管治療

收治個案的兒童牙醫診所院長呂榮宗指出,該男童口腔內總共20顆齲齒,其中高達18顆必須根管治療,其餘2顆可以補牙,但他一接受檢查就暴走、哭鬧,根本無法進行治療;評估齲齒狀況較嚴重、家人沒時間分次陪診,進一步建議採取舒眠麻醉方式,在孩子睡著時進行治療,經過4小時的時間,全口齲齒一次搞定。

齲齒治療好了 孩童不再挑食

呂榮宗院長觀察發現,該男童體重僅12公斤,相較於同年齡孩童體型嬌小,推測原因與其後牙蛀蝕,無法順利研磨食物有關;經過一個月回診追蹤,家長開心表示「孩子飲食狀況良好,睡前喝奶次數變少,挑食情況漸漸改善」。

幼童怕看牙 傳統治療限制多

麻醉專科醫師羅巧芬指出,以往幼童害怕牙科治療,通常使用束縛板控制手腳,治療時間有限,且需要多次治療,容易產生心理陰影;或是進行全身麻醉,術前必須單獨進入開刀房接受插管麻醉,術後在恢復室等待甦醒,容易出現分離焦慮感,發生躁動、哭鬧,可能伴隨喉嚨痛、噁心、嘔吐等副作用,更加懼怕看牙醫。

舒眠麻醉6大優點 培養幼童正向看牙態度

羅巧芬醫師強調,舒眠麻醉有六大優點,第一,術前可由家長全程陪伴,可安撫小朋友緊張情緒;第二,麻醉藥物劑量僅為全身麻醉的3分之1,讓小朋友剛好睡著,卻不會影響正常呼吸;第三,麻醉過程由麻醉醫師、麻醉護理師全程陪伴,二對一隨時調整麻醉劑量;第四,麻醉全程高階安全監測,包括心電圖、呼吸次數、血壓及血氧監測器、潮氣末期二氧化碳濃度監測器、呼吸音監測器;第五,完整的麻醉團隊及緊急處理應變計畫;第六,培養幼童對牙科治療的正向態度。

罹患這些疾病、對豆類及蛋白質過敏者 需評估使用

羅巧芬醫師說明,一般來說,舒眠麻醉進行牙科治療約2至4小時,適應症為年紀小、害怕看牙的幼童,患者年齡大多數為2至5歲,也有國小、國中的青少年,適合治療多顆齲齒、根管治療、牙齒斷裂、上顎多生齒、牙套製作等。若有嚴重感冒應暫緩治療,患有氣喘、心臟及代謝疾病,以及對豆類、蛋白質過敏者,應進行評估。

6歲前易齲齒 乳牙好壞影響人生

呂榮宗院長強調,3至6歲是容易發生高齲齒率的年齡,造成的因素包括睡前喝奶後沒刷牙、喜好甜食、口腔清潔配合度低等原因,而乳牙齲齒會影響孩童生長發育、發音、恆牙齒列不齊,對美觀與自信也都有影響。他建議,家長應每天早晚輔助孩童潔牙,固定每半年檢查牙齒,並接受牙齒塗氟及預防性齒溝封填,可大幅降低發生齲齒的機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1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服務生恨我們】.前期提要:從小「嗜甜如命」的伊芙在了解糖對人體造成的不良影響後,決定發揮她的實驗精神,帶著全家人實行為期一年的斷糖計畫。當然事情沒有他們想像中的容易,從最基本的點餐開始,很快的就會發現,或許你可以確保點的食物不含糖,但無法保證裡面沒有服務生的唾液......我不用多久便熟悉「那種眼...

閱讀詳情 »

小學時,日本電視連續劇《阿信》很紅。看到阿信冬天在雪地裡穿著木屐勞作,不禁感慨阿信穿不起棉鞋。後來又看動畫片《哆啦A夢》,主人公冬天上身穿羽絨服戴圍巾,下身卻還是穿著夏季的短褲,覺得這副打扮真奇怪,甚至懷疑是作家不小心畫錯了。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佈的2015年版《世界...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toments下同)不要忽略身體的每一點變化。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兒童肥胖率逐年遞增,14歲女孩Pantera也一直為自己的體重苦惱。不久前,她發現自己的脖子上出現了一圈髒污,不管怎麼洗都無法清潔乾淨。家人本來都沒有在意,但沒想到,更嚴重的事情很快就發生了。 ▼Panter...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西班牙最新研究指出,適量飲紅酒可防治牙,研究團隊發現,葡萄籽含有預防蛀牙的物質,並表示,未來可能以自然、天然的植物或食物來出產有效預防牙周疾病的藥物。 流行病之一   牙周病 牙周病是罹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根據世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