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當心!手抖竟是小腦病變前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情況,那就是突然間手會抖。也許你會覺得手抖只能說明手抽筋,並沒有什麼大事。但你知道嗎,小小手抖或許存在著大隱患,或許是很多疾病發生的前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手抖跟疾病的關聯有哪些吧!

1.帕金森病。

中老年人出現一側手腳不能控制地抖動,並且靜止時明顯,活動時減輕,則要警惕患上帕金森病。該病最為典型的表現是出現拇指與食指每秒3~4次的對合動作,像是「搓丸樣」的動作。該病可隨病程的延長出現肢體僵硬、動作減少、行走不穩等症狀。

2.特發性震顫。

也稱家族性震顫及原發性震顫。此類疾病的症狀與帕金森病正好相反,抖動以肢體活動時明顯,靜止時減輕或消失為主要特徵。家族中有相似患者,有些人少量飲酒後抖動減輕。

3.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亢亦是引起肢體抖動的常見原因。如果手抖同時伴有消瘦、多汗、突眼、心跳加速等症狀,則應到醫院及時做血清甲狀腺素及甲狀腺B超檢查。

4.酒精戒斷症狀。

如果有長期大量的飲酒史,此時因主動或被動原因處於酒精戒斷期間,那麼出現肢體抖動震顫很可能為戒斷症狀。該種抖動多為全身性,動作幅度大且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礙、精神異常、幻覺等表現。

5.小腦病變。

該類患者可出現意向性震顫,即患者越接近目標物體,其抖動越明顯。此外,還可出現眼球震顫、言語改變以及站立行走不穩等共濟失調的表現。

6.心因性震顫。

該種肢體震顫多見於中老年婦女,最顯著的特點為發作性抖動,尤其多見於不良生活事件刺激後發生,當情緒平復後減輕。診斷此病前需要排除器質性病變。

7.藥物性震顫。

很多藥物都可引起肢體抖動,故在服藥前應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如該藥有引起錐體外系症狀副作用時應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服用,且不可擅自加量、停用及延長服藥療程。一旦出現了該種副作用,也不必過分驚慌,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停用該類藥物或換藥。

當我們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極度勞累時,手會不由自主地抖動,但手抖現象不會一直存在,也會消失,因此很多人忽略了這一小症狀。但事實卻告訴我們,莫名手抖隱藏身體不少的疾病,手抖事小,引發的後果卻是我們所不能承受的,還望大家在出現手抖的時候能夠及時的就醫。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來源:抗癌衛士  出生於1897年的宋美齡,是一個集中美麗、優雅、聰慧的典型「東方女性」她40歲患癌,活到106歲,於2003年去世。這個傳奇的人物。就連癌症都打倒不了她。 沒有什麼比保住宋美齡的健康更為重要的了 「沒有什麼比保住宋美齡的健康更為重要的了」蔣...

閱讀詳情 »

苗苗經過十月懷胎終於產下一個兒子,當護士把寶貝兒子抱給她看時,苗苗露出了十分幸福的笑容,不過在她仔細對比寶寶的五官和自己像不像的時候,她發現兒子的耳朵上有一個小窩窩,也不知道是什麼,也沒當一回事,一直到擺滿月酒的時候,許多長輩親戚看到寶寶時,都說寶寶長大後有福氣,苗苗雖然歡喜,但也虛心請問她們從哪裡...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你有沒有翹二郎腿的習慣?尤其是久坐的時候,不自覺的就會翹起二郎腿? 但是你造嗎,經常翹二郎腿會讓你的臉變大!!! 近日,據日媒報導,經過專家研究發現,蹺二郎腿會導致盆骨扭曲,扭曲嚴重就會影響到頭部骨骼,最終導致臉越來越大。 A.為什麼會這樣? 蹺二郎腿會導致盆骨扭曲,...

閱讀詳情 »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當你吃飯時,拿出筷子一看,筷子頭上全是"小黑點",甚至變色了! 然後洗洗還將就著用: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如果筷子成這樣的話,建議趕緊換掉吧,因為這樣的它們非常容易致癌! ▼筷子能致癌? 筷子本身並不致癌,致癌的罪魁禍首其實是「依附」在筷子上的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