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痛風不痛就好? 醫:尿酸過高一樣會傷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痛風不痛就沒關係了嗎?家醫科醫師強調,痛風及高尿酸血症不止會造成病人的關節腫痛,根據最新的醫學研究指出,高尿酸血症合併痛風的病人,更容易合併其他慢性疾病,包括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腎功能不全,死亡率更多了近2倍。因此,民眾在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傳統三高慢性病的同時,也不能輕忽高尿酸血症與痛風對身體的傷害。

安南醫院家醫科蔡忠紘醫師表示,當血液中尿酸(uric acid)濃度過高,男性超過 7 mg/dL、女性超過 6 mg/dL,可能就是罹患了「高尿酸血症」。而造成高尿酸血症最主要的原因,大多是不健康的飲食、喝酒、肥胖、腎功能異常及不當的使用利尿劑所致。

痛風是高尿酸血症的併發症之一,是因為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內,造成急性關節炎,以足、踝、足跟、膝、手腕、手指等部位的關節最常見。發作誘因中又以啤酒為最重要的因素(佔60%),其次為海產(18%)、內臟食物(14%)。

許多病患常以抽血的尿酸數值來判別關節痛是否為痛風,其實這是很嚴重的錯誤。蔡忠紘醫師說明,在急性痛風發作時,血中尿酸值反而會降低。且許多關節炎的症狀都類似痛風,一定要給醫師診治才能確定病因。

治療方面,蔡忠紘醫師指出,痛風發作的急性期,可在醫師指示下,服用消炎止痛藥與秋水仙素(colchicine)。不過,降尿酸藥物的使用在急性期不建議增減,以免造成尿酸數值波動而使痛風再次發作。等到痛風已完全緩解後,就會進入疾病慢性期,此時可在醫師指示下服用各式降尿酸的藥物,預防痛風再度發作。

目前醫界普遍認為,尿酸過高的人,一旦曾經發生過一次以上的痛風,就應終身治療。且尿酸值越高,痛風發作的機會就越高。因此,尿酸的治療目標值應該至少小於6,若是有痛風石的病人則應小於5且需長期治療。

至於痛風與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飲食原則,蔡忠紘醫師建議應儘量避免喝酒或吃油炸類食物,少吃肝、腸等內臟或蝦、牡蠣、魚乾等海鮮,還有肉汁、濃湯、火鍋湯底、雞精等;並多攝取植物纖維、蛋類、奶類、米、麥、葉菜類、蔬菜及水果,當然多喝開水絕對是最重要的。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71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30多歲女性上班族,身材偏圓潤,立志想減肥戒掉喝含糖飲料,改用蜂蜜水取代,沒想到半年下來,體重仍然維持原本模樣,內心感到十分納悶,直到營養師李芷薇詢問過後,才發現她每天飲用2000~3000CC的蜂蜜水,這才適時提醒,雖然蜂蜜對人體相當有益,卻仍然含有糖分,每天攝取...

閱讀詳情 »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即將來臨,許多人嚮往穿上短褲迷你裙,但因小腹或身體肥胖而卻步不前。在愛美心態的驅使下,民眾開始探詢各式各樣的甩肉秘訣,並進一步追求高CP值的減重方法來幫助回到窈窕身型,殊不知一昧追求減重的結果,容易使人忽略肥胖對身體真正帶來的危害,並造成溜溜球效應,導致前功盡棄。 喝水也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0歲男子,因平時無任何症狀,因此並無認真控制血壓,但上月卻突然出現癱軟、口齒不清等症狀,緊急就醫後,確診為腦中風,所幸經治療後,男子恢復良好。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神經內科張嘉為主任表示,許多人多以為冬天較容易誘發腦中風,但其實不只是在冬天,只要患有三高族群者,都為高...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除新冠肺炎外,台灣在愛滋防治上也同樣「超前部署」。截止2019年底,台灣愛滋防治已達到「88-92-95」,表現位居全球前段班,且新感染者人數已接連2年呈現下降趨勢。不過,根據最新的「愛滋認知大調查」顯示,不僅逾5成台灣民眾對愛滋仍普遍存在負面觀感,在滿分10分的正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