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皮膚搔癢紅腫難耐 小心慢性蕁麻疹作祟

皮膚搔癢紅腫難耐 小心慢性蕁麻疹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夏季來臨蚊蟲出籠,皮膚出現紅腫癢如蚊子叮狀況,卻遲遲無法消腫止癢時,可千萬別輕忽,有可能是慢性蕁麻疹找上你!台南市立醫院中醫科醫師張烱宏表示,蕁麻疹會出現像極癢凸起的疹塊,如蚊子叮般的腫塊,一般急性蕁麻疹24小時內會消失,超過6周可能轉為慢性蕁麻疹,病情可能持續數月或數年。許多患者西醫診斷無效,改尋中醫治療,成效頗佳。

張烱宏指出,蕁麻疹在中醫稱為「風團、風疹塊」,俗稱「起凊膜」,引起的原因很多,根據過去案例,約有50%以上的病人找不到誘發因子,較常見的是體內免疫系統對一些特定物質產生過敏反應,只要吃到、吸進或接觸到這些特定物質時,皮膚就會因過敏反應使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而發生蕁麻疹。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有魚、蝦、蟹、核果類、芒果、花生等;藥物類最常見的是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抗生素;物理性為冷、熱、觸壓、陽光都可能是誘發因子。

透過中醫治療,慢性蕁麻疹患者也出現明顯改善,張烱宏舉例,一位小學男童從今年2月來每天全身起小紅疹,抓一下就變成凸起疹塊,面積逐漸加大,或者連成一片,連續看3間皮膚科,初期見成效但又復發。觀察男童有幾項跡象,食量大增、大便黏臭、睡覺伴隨磨牙、舌偏紅、胎白膩、脈數滑夾緊,並因癢無法專心上課且影響睡眠。經診斷後為內有濕熱,外有風寒,透過處方一面清濕熱,一面散風寒邪氣,2周後症狀改善,1個月後已完全恢復。

另一位女士則受到蕁麻疹困擾已10幾年,幾乎一星期發作數次,服用西藥有嗜睡副作用,進一步干擾工作,因此也不敢服用西藥,轉求中醫治療。患者有口渴、大便硬且臭、嘴破、眼瞼偏白、頭暈、貧血、舌淡、苔薄白、脈細數等症狀。透過診斷為血虛、夾熱毒雍盛,經由清熱化濕、養血和營處方治療,2個月幾乎不再發作,治療狀況良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55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24歲的張先生在打籃球時,不慎導致右手第4掌骨骨折,接受骨折復位固定手術,使用微型互鎖式骨板,手術後即可開始復健訓練,很快即重回職場、恢復日常生活。掌骨骨折 好發20至40歲青壯年手掌及手腕共27塊骨頭構成,其中有8塊腕骨、5塊掌骨及14塊指骨,而掌骨擔任著梁以及中流砥柱的...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No.130)文/李存昌東方人的鼻子相較於西方人一般來說,山根較低、皮膚較厚、鼻翼較寬、鼻頭比例較圓且大和鼻柱支撐性較差。這些解剖結構性上的差異,也就是造成亞洲人隆鼻手術有許多要仔細考量的細節。我們常會聽到有些接受隆鼻手術術後的鼻子,被評價為做的太假或一看就像做的。如果隆鼻手術不管各種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日前寒流來襲,一名60多歲的林女士,雙手手指發紺變成藍紫色,她嚇得趕緊前往醫院就醫,經過檢查發現,原來是罹患了雷諾氏現象;所幸,經過藥物治療後,手指缺血現象獲得改善。好發年輕女性 嚴重必須截肢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蔡秉翰表示,雷諾氏現象是一種對寒冷或情緒壓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吃起來汁多味甜的柿子,目前正值產季,不少人會在飯後吃一顆,幫助食物消化;其實,柿子經過日曬、風乾製成的柿餅營養價值更高,每100克柿餅的鈣含量有54毫克,高出新鮮柿子6倍之多。澀柿脫澀後 才適合食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社區整合照護科營養師洪若樸指出,目前柿子品種上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