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盲腸割了還會痛?憩室發炎來做怪 | 健康達人網

盲腸割了還會痛?憩室發炎來做怪 健康達人網

盲腸發炎割掉了,怎麼肚子又開始痛起來?原來是憩室發炎。不過醫師提醒不可輕忽憩室做怪,因為第一次發作整體死亡率就達到 5%,病情較嚴重的死亡率也能高達 20%。

大腸穿孔嚴重併發腹膜炎敗血症

書田診所肝膽胃腸科主任醫師邱展賢指出,憩室是指黏膜由腸壁較薄弱的地方向外膨出,形成腸壁的囊狀突起,大小從幾公厘至幾公分都有。在上腸胃道的憩室是連同腸壁的肌肉層一起突出,但在大腸則是直接穿破肌肉層,當憩室內腔壓力增大,或者因其中含有濃縮的糞塊對憩室壁侵蝕導致結腸壁穿孔,造成局部的發炎,有機會形成局部膿瘍感染到腹腔形成腹膜炎。東方國家右側大腸憩室炎的比例,比西方國家高,因此有時診斷時會跟盲腸炎混淆,進手術房才發現不是盲腸炎。

盲腸割了還會痛?憩室發炎來做怪 健康達人網
▲圖左是上腸胃道憩室,圖右是大腸憩室,可見肌肉層已經穿破。(圖片來源:邱展賢)

形成憩室的原因並未有明確的實驗研究證實,但醫界推論跟排便不順形成惡性循環有關。憩室的形成與腸道中的壓力長期過大有關,長期缺乏纖維的飲食、排便困難等也會增加發生的機率。而發生率也與年齡有關,40 歲時約占 5%,60 歲占 30%,到 80 歲時約占 65%,邱展賢表示這跟年輕有抵抗力有關,部份較小的膿瘍也會由身體自行吸收,因此大部份的人都沒有症狀。

排便順暢是關鍵

邱展賢說,憩室炎常見症狀有腹痛、壓痛、便秘、腹瀉、腹脹、發燒、以及白血球過多,其中以腹痛為最常見之症狀。症狀輕微時用抗生素治療,這段期間病患要吃較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稀飯、土司,而要避免有渣、高纖、糙米及牛奶、豆漿等不是清澈流質的食物。局部膿瘍可做膿瘍引流治療,但如果一直治不好、形成廣泛性腹膜炎或廔管等併發症則要考慮手術治療。

邱展賢提醒,第一次憩室炎發作的整體死亡率大約 5%,因合併症需手術的病患,其死亡率則高達 20%。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可能在 3-5 年之內會發作第二次,狀況將更嚴重且死亡率也倍增,雖然對於一些總是治不好的部位可能會採取直接把那一段腸子切掉的做法,不過邱展賢說近年來抗生素的療效有提昇,會是更適當的療法。

雖然病發時要避免高纖有渣食物,但邱展賢呼籲,日常飲食還是應該要多食用高纖、自然的食物,避免過度精緻食物,主要目的是促進腸道蠕動讓排便順暢避免便秘,適當運動也有幫助。至於長者則要注意如果排便困難,也有可能是因為過度高纖飲食讓糞便反而難以排出,應諮詢醫師尋求專業建議。

(首圖來源:© noonland/Westend61/Corbis)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政府決定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豬肉,關鍵的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到底為何?食藥署今(31)日正式公開2019年進行的這份「食用肉品暴露萊克多巴胺之健康風險評估」,評估結果為「風險可接受」;但高暴露族群的坐月子婦女若於坐月子期間每日攝取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上下眼皮的痣不算少見,有的還長的很大,容易引人注目。命相學認為上眼皮有痣容易犯上,工作上可能抵制上司,困難融入團隊,失去升遷的機會。下眼皮的痣長在臥蠶附近,感情方面多波折,可能被異性朋友背棄或出現第三者。結婚後也容易為了孩子或其他問題情感出現裂痕。下眼皮眼袋附近又稱子...

閱讀詳情 »

▲(照/萬芳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糖尿病造成視力衰退,不分年齡層都要注意!門診就有一名40多歲的女性設計師,本身有糖尿病,但是未注意血糖控制,日前突然看不清楚眼前的設計圖,經眼科醫師檢查,發現已因糖尿病引起視網膜病變,視力只剩0.2左右。醫師提醒,年輕人也別忽略糖尿病造成視力衰...

閱讀詳情 »

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大腸癌已12年蟬聯癌症之首,也是死亡率前三名的癌症。林口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孫麒洹醫師表示,雖然大腸癌發生率在台灣或國外皆顯示增加,但死亡率卻下降了,且以早期(0期及1期)癌症發現者居多,表示癌症的篩檢普及化,促成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了治癒率和存活率。因此提醒民眾切莫輕忽自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