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直腸癌治療新選擇 微創保肛又保腸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大腸直腸癌已連續四年名列癌症首位,其中近三成腫瘤是位於直腸;傳統直腸癌的手術大都必須放置人工肛門,雖然新式手術可保肛,但卻有必須經常排便的困擾。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達文西機械手臂進行微創手術,直接從肛門進入切除腫瘤,由於體表沒有傷口,不但保肛又保腸,病人術後滿意度極高。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魏柏立表示,傳統直腸癌的手術大都必須放置人工肛門,最近幾年,新式手術可以保留肛門,但部分直腸遭切除後,容積減少,只要存有一些些糞便,就必須排便;因此,不少直腸癌病人接受直腸切除手術後,一天得上廁所一、二十次,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魏柏立主任強調,直腸癌手術除了「保肛」之外,仍須想辦法「保腸」,維持直腸存放糞便的容量,才能徹底解決排便頻率激增所帶來的困擾; 而以達文西機械手臂從肛門進入後切除腫瘤的無痕微創手術,不但能維持直腸存放糞便的容量,還可解決排便頻率增加所帶來的不便,且能減少術後腹部傷口疼痛,術後恢復良好,並可縮短住院時間。

此外,魏柏立主任並指出,「經肛門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可運用於早期且細胞分化良好的直腸癌,或對於術前放射治療反應良好的直腸癌;然而,腫瘤大小最好是小於三公分,且位於中低位直腸,治療效果較佳。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84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根據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統計,2014年腺病毒感染病例達300例,遠超過2013年的99例,而今年1月份,病例數達55例,較去年月平均25例,大增2倍。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表示,腺病毒感染年齡層多落在6個月到5歲之間,比例高達90%,主要發生在上、下呼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三十幾歲的陳先生,是一個業務員,工作上常需要應酬,每天都喝兩罐以上的啤酒。兩年前腳部關節開始隱隱作痛,時好時壞,近半年狀況愈演愈烈,到院檢查才發現,竟罹患高尿酸血症合併低尿酸排泄型痛風。奇美醫學中心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林峻宇表示,痛風病人較健康人更容易有心血管疾病,穩定控...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報導】 許多人都知道,維生素C可幫助養顏美容,芬蘭一項研究發現,維生素C對呼吸道也很有好處。有些人運動後容易出現支氣管問題,呼吸道也容易產生不舒服症狀,而攝取維生素C或可幫助減少這些困擾。 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過敏、氣喘與臨床免疫學」期刊(Allergy, Asthma&Clin...

閱讀詳情 »

台灣老年照顧體系將在2017年崩盤(3月9日自由廣場) ◎沈政男 印尼擬在二○一七年停止外勞輸出,屆時十幾萬印尼看護將撤離台灣,這是台灣老年照顧體系的重大危機,但馬政府的因應之道,竟然只是把腦筋動到了幾年前,因為逃跑問題嚴重而停止引進的越南看護。試問,以前會逃跑,幾年過去更加精明,再度引進來台以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