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研究證實常吃蔬果 降低失智風險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愛吃蔬果的老人家少失智!國內一項研究調查發現,蔬果的攝取程度是認知惡化的預測因子,蔬果的攝取與認知惡化風險呈負關聯,也就是蔬果攝取的愈多,認知惡化程度就愈低,代表吃什麼、喝什麼,深刻影響老年人認知功能。

該項研究名為「台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研究所陳正美與教授蔡仲弘分析衛生署1999及2003年國健局資料,結論已刊登在最新一期《台灣衛誌》。

這項研究目的在探討蔬果攝取頻率與台灣中老年人認知功能惡化的關聯。研究人員分析了4440名53歲以上的民眾,調查整理這群人在1999年食物攝取頻率與認知程度,以及2003年認知衰退狀況。

結果顯示,在控制社會人口學(性別、年齡、教育年數、休閒活動)、生活方式(抽菸、喝酒、嚼檳榔、運動情形、休閒活動),以及營養補充品攝取(魚油、卵磷脂)與健康(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等變項狀況下,證實多吃蔬菜,有助於延緩認知程度的惡化。

研究發現,就同一個時間點來看,蔬果攝取每週5次者比每週小於4次者的認知惡化風險減少31%。如果拉長時間來看,每週蔬果攝取5次組與小於4次兩組,前者4年後的認知惡化風險減少23%。

值得重視的是,蔬果與認知程度有密切關係,可預防老人記憶退化及維持長期健康,但肉禽類、魚類、海鮮類等其他食物則沒有顯著關聯。

另外,蛋類、豆類及茶類與認知狀況間則也有顯著關聯。蛋類與豆類攝取頻率每週大於3次者比小於2次者,認知衰退可減少兩成左右。這表示,蛋類與豆類攝取頻率愈高,則認知狀況愈好。

研究人員認為,多多攝取豆類及豆類製品、蛋等食物,可獲取豐富的卵磷脂,對增強短期記憶和學習力可能有幫助;再者,大豆蛋白能降低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膽固醇,有助改善認知狀況。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979

相關推薦

清腸通便老偏方-排便排毒一身輕 現代社會,深受便祕困擾的人不少。便祕不僅影響心情,帶來心慌煩躁、失眠健忘、臉色不好等諸多問題,還會影響胃口,引起口臭、放屁等尷尬;長期便祕,還可能引發痔瘡和大腸癌,造成身心雙重折磨。 許多人因此諱疾忌醫,胡亂購買成藥來處理問題。但此舉既不能根治,同時又產生藥物依賴性...

閱讀詳情 »

1.吃早餐: 可以年輕4歲,主要是補充纖維與水果,至於含有大量油脂的漢堡或署餅並不含在內。 2.擁有好的性生活: 年輕6歲,優質的性生活有益身心,也有助情緒的穩定。 3.舉重: 年輕7歲,1個禮拜2次,每次20分鐘,可強化骨胳、提高士氣,還可以苗條身材。 4.每日小飲一次: 年輕9歲,小飲一杯啤酒...

閱讀詳情 »

香蕉是日常人們非常喜歡的水果,不僅因為香蕉的味道很好,其中還含有很多的身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吃香蕉的好處有很多,你知道幾個呢?其實香蕉存在著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禁忌,是什麼呢。 每天吃香蕉的好處 1、吃香蕉可預防或治療高血壓 因為香蕉中含有豐富的鉀,可使過多的鈉離子排出,使血壓降低。另外一個降血壓的離子就...

閱讀詳情 »

BY CTWGIRL 為了減肥,有些朋友尤其是女性選擇晚上喝湯不吃飯的辦法,以期達到減肥的效果。專家告訴想做減肥的朋友,有些湯的營養價值甚至比晚飯的營養還要高,注意不要適得其反,也有的湯晚上不適宜喝。專家建議晚餐應適當吃得清淡些,油水過多的湯很有可能會讓你胖上加胖。喝湯只有選對時間,選對湯的品種,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