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破除補鈣3迷思 讓你不再做白工

破除補鈣3迷思 讓你不再做白工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骨骼保養很重要,但每天勤補鈣就能保骨本?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吳至行提醒,補鈣可不是吃多少補多少,每天攝取的鈣質要真正被人體所利用,必須經過複雜的鈣吸收關卡,而包含自然老化、飲食習慣及錯誤的補鈣迷思,人體骨質發展在30歲達到高峰後隨即下滑,開始進入骨鬆威脅的風險族群,因此,中壯年族群須及早正視鈣吸收率問題,破除補鈣三大迷思,才能避免骨本進入「負利率時代」。

 成人鈣吸收率 最低僅17%

國民營養健康變遷調查顯示,國人平均一天僅攝取600mg的鈣質,遠低於建議攝取量,但除了鈣攝取問題,更亟需加以改善的是民眾鈣吸收的觀念,國人常見的三大補鈣迷思,如下:

●迷思一:攝取=吸收,鈣質有吃有保庇?

民眾認為鈣質吃進去多少就能補多少,但鈣吸收會隨年齡下滑,成年後人體的鈣吸收以平均每10年5~10%的速率驟減,國外期刊研究便曾指出,一般健康成人最低25%,更年期前後婦女最低甚至僅17%,代表我們每天攝取的鈣質,有絕大部分都未進到吸收利用的階段,直接被排出體外。

●迷思二:不喝咖啡,就不會影響鈣吸收?

干擾鈣吸收效率的營養因子眾多,外食頻繁,高油、高鈉的飲食習慣,就可能是造成鈣吸收效率低落的重要幫兇,高油脂食物的游離脂肪酸會與鈣離子產生皂化作用,導致鈣無法被腸道吸收,而高鈉飲食會加速尿鈣排泄,巧克力、核果、可樂等富含草酸的食物,以及豬肝、紅豆湯等高鐵食物,也都會干擾人體鈣吸收。

 ●迷思三:保骨王道=鈣D日曬就足夠?

鈣質的吸收利用需要多元的營養素發揮協同作用,包含可以強健肌肉進而提供支撐骨骼根本的蛋白質,以及和牛奶鈣質一同作用增強骨骼硬度的鎂、鉀、磷、鋅等礦物質都應完整補充,並且透過適度運動,啟動骨重塑機制、增加骨密度。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木耳有利於人體的健康,口感細滑有嚼勁的黑木耳被稱為身體的清道夫,白木耳則是價格親民的平民燕窩,都是人們熟知的養生食物,用它們入菜,別有一番風味。但不肖商人為了讓賣相更好,會做一些對人體不利的『加工』,下手購買前如何挑選,是烹調出安全又營養的重點喔! 有平民燕窩之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辦公室或室內環境每天開空調,且窗戶緊閉,容易使二氧化碳CO2濃度檢測值高達1000ppm以上。每到下午三四點,就會感覺煩躁、氣悶、精神難以集中、頭重重的、反應變遲鈍,原因是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過高,因此影響人的反應力和決策能力。長時間待在高濃度二氧化碳的環境下,除...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隨著全球暖化、溫室效應的影響,台灣夏天一年比一年熱,炎炎夏日,待在冷氣房是再舒服不過的事情,不過長時間窩在冷氣房,也是會生病的!高溫下自律神經會使血管擴張,把熱氣排出體外,但如果室內外溫差超過5度以上,身體表面感覺到外面的冷空氣,使皮膚或毛細孔收縮,避免熱的釋出,...

閱讀詳情 »

2019健康大賞針對國人免疫力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免疫力失調最常發生的症狀和疾病中,「腸胃有毛病」為國民病冠軍,另外,容易「過敏」和老是睡不飽導致「慢性疲勞」,也都榜上有名,而常見的文明病通通和免疫力失調有關聯。   而其實低氘水經研究證實,是可以對免疫作用有一定調節程度的。 一項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