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秋冬異位性皮膚炎好發季

秋冬異位性皮膚炎好發季(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秋冬季節溫差大,更讓台灣兩百萬人左右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簡直如臨大敵,病情更難控制,皮膚產生紅癢搔抓,晚上睡覺時苦不堪言,孩子癢到睡不著,隔天上學無精打采,成人當然也逃不過不斷搔癢的命運。

什麼是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是因為皮膚屏障異常,本身基因突變,導致穩固角質功能的絲聚蛋白異常,所以皮膚的完整性喪失,水分容易流失,保溼度降低,進而讓過敏原容易趁虛而入;在成人則是因為年紀增加皮膚老化,皮膚保水能力下降,所以保濕的重要性在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身上尤顯重要。

對於如何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台中醫院小兒科醫師洪千惠就列出了以下改善方法,幫助民眾逃離半夜搔的痛苦:

1) 加強皮膚保溼/首先必須要加強保濕,依照不同膚質和季節選用適當的保濕劑,避免選用含香精或防腐劑等添加物的乳液,若症狀嚴重則應選用異位性皮膚炎專用的保濕產品。

若使用保濕劑仍無法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建議尋找專業的小兒科醫師或皮膚科醫師,依照不同病兆不同部位,開立不同強度的類固醇藥膏或類固醇替代性藥膏,必要時使用抗組織胺或免疫抑制劑。

2) 找出身體是不是有過敏原/試圖尋找誘發患者發病的過敏原,例如試驗患者對各種食物過敏的反應或抽血檢測過敏原,嬰兒最常見的過敏原以牛奶蛋白為主,因此應該避免使用一般配方奶粉,選用水解奶粉來改善症狀。

3) 穿對衣服材質,避免家中塵螨孳生/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減低對皮膚的刺激,例如衣服的材質不宜過度粗糙;減短指甲以避免抓癢時對皮膚造成更大的傷害;注意皮膚的保濕度,避免過度清潔;居家環境保持乾淨,避免塵螨或黴菌滋生等。 

洪千惠醫師提醒,最近天氣漸漸轉涼,早晚溫差較大,是許多過敏性疾病,如氣喘、異位性皮膚炎及過敏性鼻炎好發的時機,因為氣候的改變,皮膚容易乾燥、搔癢,這些都會加重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

若孩子出現皮膚紅腫、脫屑、搔癢無比,父母便要提高警覺,請醫師診斷是否為異位性皮膚炎,及早治療或查出過敏原,以免因皮膚搔癢,孩子不斷抓癢,把皮膚抓破而導致傷口感染黃色葡萄球菌或疱疹性病毒等,也因孩子皮膚發癢,導致孩子睡眠狀況不佳,進而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情緒及上課精神。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氣驟降,民眾嗜吃薑母鴨、麻油雞補身,但醫師提醒,吃鍋補身體要適當,南投一名年約50歲江姓男子,與好友相約吃薑母鴨配酒,一夜大吃大喝後,突然吐出大量鮮血,緊急送醫後,發現男子為肝硬化合併食道靜脈曲張,醫師表示,應是刺激性食物以及酒精刺激食道黏膜而導致出血,經由內視...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冬至,不少媽媽都會準備應景的湯圓,除了象徵團圓之外,也表示增加了一歲,但市售包餡湯圓普遍高熱量,不管是甜的或是鹹的,一顆熱量動輒都是80~100大卡。因此營養師教民眾,想要吃得健康可利用,隨手可得的天然蔬果食材用來製作湯圓,取其含天然色素及植化素,不僅製作出來的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哮喘是一種支氣管過敏的疾病,容易受到外來物的刺激,引起氣管收縮,導致胸悶、咳嗽等症狀出現,且嚴重時還可能會造成呼吸困難、缺氧、致命等,所以,每當氣候變化大時,都需要格外留意,而日前有項最新研究指出,小孩若常與父母一同睡覺,恐會增加哮喘、呼吸困難的風險。 與父母共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寶寶出生後,若發生腹部不斷腫脹、吐奶、未解胎便時,可要多加留意!日前有一名女嬰,在出生後便發生持續腹脹、進食後嘔吐、胎便未解的症狀,直到檢查後才發現,原來她罹患了少見的腸閉鎖扭轉,且小腸已發黑壞死達30公分,但所幸在緊急開刀切除,並接通腸子後,目前她已恢復正常。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