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空腹吃益生菌? 這3個時段最適宜

空腹吃益生菌? 這3個時段最適宜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以一般人想法而言,空腹時的胃酸存量必然較少,或許此刻服用益生菌亦較不會被胃酸破壞,但某些「胃食道逆流疾病」罹患者其絕大部份處於「高胃酸」狀態,此類人口群在空腹時所殘留的胃酸亦比一般人多,可想而知益生菌在此刻空腹時服用亦較易被胃酸破壞。

空腹胃酸高 恐殺滅益生菌

人體在空腹時的胃液pH值約在0.8~2之間,在如此高酸環境中,不難想像胃酸會將益生菌全數殺滅。反之,在進食時的胃壁細胞亦會被刺激而大量分泌胃酸出來,但由於食物本身即扮演著緩衝稀釋胃酸的角色,其中真正胃酸含量並不會太高(大約在pH 4~7之間),因此在餐間或隨餐服用益生菌亦不會礙事。此外,約有半數的人並不習慣在空腹時服用某些藥物,因其易產生腸胃不適。

胃酸pH值1.5~3.0時 益生菌的存活時間不到3小時

由生理學的研究發現,益生菌在pH值1.5~3.0的胃酸環境中,其存活期不到3小時,而在pH 1.0的胃酸環境中逗留1個小時,則會完全被殲滅。再者,益生菌在濃度1.5%的膽汁中,其存活時間亦不到3小時。

益生菌宜在此三個時段服用 避免與熱食混合服用

由此看來,最適合吃益生菌的時間應是在餐間服用、隨餐服用或餐後立即服用,此段時刻既沒有胃酸分泌太多的問題,也不會有空腹服用時的不適感,而益生菌更不易被胃酸破壞;此外,益生菌亦儘量避免與熱食混合服用,以免被破壞。

施行內視鏡時順勢將益生菌灌注注於大腸內

事實上,益生菌在經由口服途徑進入胃腸道後,難免會受到胃內強酸以及小腸內鹼性膽鹽及胰液消化液的破壞,而僅有20~40%的益生菌能夠安然到達大腸黏膜上,亦僅有不到5~10%的口服益生菌會黏附在大腸管壁上;因此,近年來亦有些胃腸專科醫師會在施行大腸纖維內視鏡之便,將益生菌順便灌注入大腸內,以達成益生菌全數移植到大腸黏膜上的目的。(文章提供/宏恩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暨肝膽腸胃科主任 譚健民醫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9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梅志銓報導)台灣夏季天氣炎熱,常讓人口乾舌燥,想要隨時隨地都能夠消暑清涼解渴,喝水最好!中醫師並建議,可將陳皮、烏梅、羅漢果、枇杷葉、甘草、薄荷腦等藥材,在家熬煮成涼茶隨身攜帶在外飲用;另一個簡單的選擇,就是藉助市面上濃縮天然草本植物萃取的喉糖,同時具有清涼消暑、生津止渴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看病刷卡可繳費!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推出「醫指付行動支付App」,目前全台已有35家醫療機構,同時提供信用卡及簽帳金融卡繳費方式,民眾看病不用帶現金,也免耗時排隊繳費。5.5萬人次使用 女性最多根據統計,「醫指付行動支付App」今年上線以來,截至8月底,下載量達7.5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邱倢芯報導)依照不同適應階段 提供早產兒父母各項協助隨著新生兒加護醫學的進步,早產兒的存活率已大為提升。但面對早產兒即將出院時,父母親往往是憂喜參半;喜的是,孩子終於渡過重重難關要回家,憂的是要自己面對隨之而來種種照顧問題。對此,奇美醫學中心認為,從早產兒寶寶出生開始,依屈服期、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除幽門桿菌,可有效預防消化性潰瘍及胃癌;台大跨國研究發現,近年抗生素使用量增加,造成幽門桿菌抗藥性上升,以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最明顯,也發現亞太各國的幽門桿菌抗藥性不盡相同,經由分析後,並進一步提供各國因地制宜的第一線治療藥物選擇。研究結果已刊登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