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併發症惹禍! 男子心肌梗塞險喪命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名50歲中年男子,本身無重大疾病,平時也無健康檢查習慣,某天與朋友外出吃飯時,胸口突然感覺異常悶痛,所幸緊急送醫才撿回一命。日常注重養生的他,從未想到自己會因「急性心肌梗塞」差點喪命,進一步檢查才驚覺已罹患糖尿病多時,因長期代謝不正常,才引起急性心肌梗塞…。

隨著飲食西化,患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三高人數遽增,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張博淵說明,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布2012年國人十大死因,糖尿病列居第五名,統計每隔56分鐘,就有一人死於糖尿病;其中「第二型糖尿病」為糖尿病主要類型約占96%,主因「胰島素阻抗性」導致患者隨血糖升高,逐漸出現吃多、喝多、尿多、容易疲勞,甚至體重減輕、傷口不易癒合等,更約有一半的糖尿病患在診斷時就已經有心血管併發症存在。只因發病初期無症狀,患者往往錯失早期治療契機。

因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可分為「小血管病變」及「大血管病變」。「小血管病變」會引起視網膜病變、腎臟功能不全或是神經遲鈍,嚴重者可能引起失明或腎衰竭等情形;而「大血管病變」則恐有心臟疾病、中風、截肢等。台灣有高達48%的糖尿病患者,是死於心臟血管疾病或腦血管疾病併發症,不可不防。

張博淵進一步解釋,除了飲食與運動控制之外,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師建議、積極配合藥物治療,目前治療方式除了胰島素針劑及口服藥物外,還有針對第二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性」使用之「胰島素增敏劑」,可改善肝臟、肌肉及脂肪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以維持血糖控制,並可減少心血管併發症發生。

張博淵叮嚀,預防勝於治療,尤其有肥胖情況、40歲以上成人、或曾有妊娠糖尿病者,以及糖尿病病史等高危險群,平時就應該注意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HbA1c值是否於正常範圍;另外,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從醫囑用藥,請勿私自停藥、減量,或是聽信偏方延誤救醫,耐心且積極追蹤,才能有效對抗心血管併發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617

相關推薦

美好的周末午後,走進森林裡大大的吸一口新鮮空氣,不僅舒暢,空氣中的芬多精更是對我們的身體有益。但芬多精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對身體有幫助呢? 芬多精其實是由植物的花、莖、幹、葉,所散發出來為了防止有害細菌入侵的香氣。各種植物散發出來的芬多精不同,效果也有差異,大致上有:消炎殺菌、鎮定情緒、預防氣管疾病等...

閱讀詳情 »

我們都知道高血壓的人不能吃太鹹,擔心鈉攝取超量,會讓血壓飆高。不過鈉究竟是怎麼樣讓我們血壓升高呢? 鈉影響血壓升高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因為吃進太多鈉之後,身體為降低過高的鈉離子濃度,所以血液裡會充滿水,使得心臟輸出的血液量增加,導致每次打出心臟的血液對血管壁衝擊過大,所以才引起血壓升高...

閱讀詳情 »

許多人會擔心味精是不好的添加物,到底味精是什麼做的?對身體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味精的成分是麩胺酸鈉,麩胺酸是一種人體本身就有的胺基酸,而鈉離子也是我們每日必須的營養素。  很多人都說吃完飯會口渴是因為添加味精?其實是因為味精本身含有鈉離子,含量約為鹽的三分之一,而菜餚內通常除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