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怕打胰島素 7成存有迷思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國內約有170萬名糖尿病患,但普遍對於注射胰島素治療存有迷思。糖尿病衛教學會最新調查發現,尤其是50歲以上的糖尿病好發族群認知最差,7成2認為胰島素用量高等於病情嚴重,5成4甚至認為打胰島素會洗腎、失明;醫師表示,胰島素是體內的一種賀爾蒙,若糖尿病患胰島細胞功能降低,就需注射胰島素協助調節血糖,才能降低併發症風險。

糖尿病衛教學會今年9月針對糖尿病患或家屬138人、一般民眾112人,進行「2013年糖尿病認知調查」,結果發現,7成2認為胰島素用量高等於病情嚴重、6成3認為身體還能產生胰島素就不用補充、6成1認為吃藥比較安全而不打胰島素、5成8認為打胰島素代表病情變嚴重、5成4認為打胰島素會洗腎和失明。

現年40歲的順子,28歲時確診罹患糖尿病,他尋遍各種偏方,從土芭樂、尿療法、甚至一瓶上萬元的藥都以身試法,卻不見任何成效,花了冤枉錢後才聽從醫囑注射胰島素,治療至今12年來,糖化血色素都維持在標準值內。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許惠恒指出,治療糖尿病的目標是降低血糖及併發症風險,病患如需要注射胰島素治療、或胰島素注射量增加,只要血糖值和糖化血色素控制在目標值內,沒有發生併發症,都代表控制良好,且醫師會針對患者情況,調整注射次數。

吃藥控制血糖比較安全,最好不要打針?許惠恒解釋,口服降血糖藥物能刺激胰島細胞製造胰島素,但只有在身體情況良好時才有效,若糖尿病患者的胰臟細胞功能衰退,無法控制好血糖,就必須注射胰島素。

許惠恒也強調,許多糖尿病患者一聽到醫師建議打胰島素時,無法馬上接受,能拖就拖,其實併發症已經悄悄侵襲,等到病情嚴重逼不得已才接受治療,卻以為打胰島素會造成併發症,是非常錯誤的觀念。

為協助糖尿病患及家屬正確認識疾病,有效學習控制血糖的訣竅,糖尿病衛教學會引進由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推廣的「糖尿病看圖對話」,透過類似大富翁遊戲般的地圖設計,將糖尿病照護議題圖像化。並將於10至12月間,舉辦系列活動,透過有趣的互動課程,讓病友輕鬆搞懂糖尿病、導正胰島素治療的觀念、學習正確控制血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48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迎接立秋來臨,氣候會逐漸從熱轉涼,尤其俗稱秋老虎的天氣通常會在立秋後常出現,面對溫差變化大,民眾應多加注意避免感冒;彰化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賴威豪指出,今年立秋是在國曆的8月8日,代表炎熱夏天即將過去,但面對夏秋交替之際,要如何對抗夏季暑熱的餘威以及養護陰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本土登革熱個案,台北市已有4例確診。49歲居住於文山區的男子,經常到外縣市出差,周末也會回桃園老家,在本月1號時,開始有發現現象,隔日旋即至住家附近診所就醫,一直到了4號,病情仍不見好轉,才轉至醫院求診,發現竟然是登革熱。 對於此登革熱個案,疾病管制處陳少卿處長表示,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您的孩子總是挑食,不好好吃飯嗎?很多家長為此困擾不已,但挑食到底是先天原因還是後天形成的,如何才能不挑食,許多家長可能忽略了自己的教育方式。父母餵食孩子時,不適當的獎懲態度,加上父母自己就有挑食偏食的習慣,都會使孩子有樣學樣,不好好吃飯。開業身心科醫師黃偉俐表示,可以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曾有自殺念頭?國內最新統計,全台約有124萬人有情緒困擾,超過1成的人在近一個月曾認真想自殺,在一年內想自殺者的人數甚至超過2成。專家指出,青壯年壓力較大,面臨工作、經濟等問題,容易產生情緒困擾,尤其以男性較壓抑,自殺死亡率較女性高。 全國自殺中心針對全國15歲以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