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細嚼慢嚥放輕鬆 改善腸胃老毛病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胃痛、胃潰瘍,這是許多上班族都有的困擾,腸胃科臨床發現,90%的十二指腸潰瘍及70%的胃潰瘍患者都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以致於症狀反覆發作。腸胃科醫師建議,進食時應細嚼慢嚥,保持三餐規律,不吃消夜,保持愉悅心情。

振興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陳鴻運指出,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情緒不穩定、吃東西過快,很容易引起消化性潰瘍及胃食道逆流症。消化性潰瘍為消化道部位受到胃液腐蝕而造成黏膜組織受損糜爛,常見消化性潰瘍以十二指腸潰瘍最多,其次是胃潰瘍。

消化性潰瘍患者約有15%至20%出血,原因為潰瘍穿破大血管所致,患者吐出大量血液或解黑便,且合併暈眩、頭暈、口渴,甚致呼吸困難、焦躁不安等症狀。

「消化性潰瘍與幽門螺旋桿菌有強烈相關性」,陳鴻運指出,消化性潰瘍痊癒後仍會復發,要減少復發,就必須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避免服用引起潰瘍藥物。

另一項常見腸胃疾病為「胃食道逆流症」,又稱「火燒心」,陳鴻運說,大部份民眾認為胃食道逆流症頂多胃酸、食物逆流,忍一下就過去,因此沒有就醫治療。

不過,胃食道逆流症就跟高血壓等慢性病一樣,和生活型態息息相關,難以根治,復發率高達八成以上。如果沒有妥善治療,食道下端會被胃酸侵襲,造成黏膜受傷潰瘍,增加食道癌風險。

陳鴻運提醒,腸胃疾病是現代人文明病,很難根治,唯有改善生活及飲食形態,才能減少發作機率。民眾吃東西時,不可狼吞虎嚥,放慢速度,規律進食,不吃消夜,保持愉悅心情,才能遠離腸胃疾病困擾。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226

相關推薦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貴病」的發生率也不斷增長,其中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種。所以近年來大家對糖尿病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近日,有報導稱「黑蒜能治療糖尿病」,就這一報導的真實與否小編做一個分析。 什麼是黑蒜? 黑蒜又名黑大蒜、發酵黑蒜、黑蒜頭,是用新鮮的生蒜,帶皮放在高溫高濕的發酵箱裡發酵...

閱讀詳情 »

秋梨膏相傳始於唐朝,據說有一年秋天唐武宗李炎患病,終日口乾舌燥,咳嗽不止,服用了近百劑御醫所開的藥方卻始終不見療效,滿朝文武均束手無策、焦慮不已。正在群臣煩慮苦悶之時,一名道士進獻了用梨、蜂蜜、川貝、甘草和薑片配伍熬製的妙方治好了皇帝的咳嗽。從此這道士的妙方便成了宮中的不傳之秘,代代為皇家所御用。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近年來,已有不少研究指出,「大笑」能讓人身心靈都健康。而日前美國和印度皆有研究表示,「無理由的笑」能夠帶來更多的健康與快樂,進而令人放鬆減壓,因此國內外有不少養老機構開始推行大笑運動,促進老年人的幸福感與健康。 來自印度人稱「愛笑大師」卡塔利亞‧麻丹醫師,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健保不是政治買票的工具!」醫改會等6大民間團體聯合發起聯署,痛批政府不應任由資方討價還價,就隨意調降費率,在選前以調降費率討好人民,根本是飲鴆止渴,要求收回調降補充保費的政策。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超過2000億元,行政院日前宣布,明年元旦起補充保費中的股利、利息、租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