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中醫絕對不告訴你的10個養腎秘方!腎好了,養生你就成功一半了!

老中醫絕對不告訴你的10個養腎秘方!腎好了,養生你就成功一半了!

1.護好自己的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風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另外,足底有很多穴位,如湧泉穴等,每晚睡覺前按揉按揉,可起到養腎固精的功效。

2.大便要通暢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還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噁心嘔吐等。因此,保持大便通暢,也是養腎的一種方法。大便難解時,可用雙手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可激發腎氣、加速排便;行走時,用雙手手背按揉腎區,可緩解腰酸癥狀。

3.飲水養腎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臟的負擔。因此,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

4.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刺激神經,產生排尿反射,這時一定要及時如廁,將小便排乾淨。否則,積存的小便會成為水濁之氣,侵害腎臟。因此,有尿時及時排出,也是養腎的方法之一。

5.吞唾液養腎

口腔中的唾液分為兩部分: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您可以做一個實驗,口裡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來,不到一天時間,您就會感到腰部痠軟、身體疲勞。這反過來證明,吞嚥口水可以滋養腎精,起到保腎的作用。

6.飲食養腎

能夠補腎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外,核桃等堅果類食物也可起到補腎養腎的作用。

7.睡眠養腎

充足的睡眠對於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起著重要作用。臨床發現,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都有過分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因此,不過度熬夜,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有利於腎精的養護。

8.避免勞累節制房事

體力勞動過重會傷氣、腦力勞動過重會傷血、房勞過度會傷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勞作有度,房事有節,這樣才有助於養腎、護腎精。

9.慎用藥物

不論中藥還是西藥,都有一些副作用,有的藥物常服會傷腎。所以,在用藥時要提高警惕,認真閱讀說明書,需要長期服用某種藥物時,要諮詢相關專家。

10.運動養腎

通過運動養腎糾虛,具體方法是: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發熱後,分別放在腰部,手掌向皮膚,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熱感為止,早晚各做1遍,每遍約200次,具有補腎納氣的功效。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60歲的陳先生,年輕時就有背痛、腰痛、脖子疼痛的困擾,他以為只是身體扭到、拉傷,自行購買坊間中草藥「黑藥丸」服用;但止痛效果僅維持半年,疼痛蔓延到全身脊椎,想要上大號都痛到無法蹲下。 打止痛針 仍無法緩解疼痛 陳先生說,為了找出筋骨、關節劇痛的原因,跑遍全台醫院的骨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武術選手不小心受傷,左膝內側副韌帶撕裂成三分之一,連走路都有困難,經過西醫診斷,需要開刀、休養一年以上。這名武術選手後來尋求中醫治療,在中醫針灸、用藥、拔罐、放血等多管齊下的治療下,花了約一個半月,他韌帶終於復原,行動也恢復正常。 運動醫學領域 中醫提供很大幫助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二尖瓣脫垂」和「青光眼」是兩個不同部位的病症和疾病,但兩者有密切關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血管科江碩儒醫師表示,根據研究數據可知,心臟病人要追蹤眼壓預防青光眼,這項研究已刊登在英國權威醫療期刊《Heart》(心臟醫學期刊)。 胸痛是二尖瓣脫垂最常見的症狀 ...

閱讀詳情 »

▲洗澡總是會搓出一堆泥(source:今日頭條,下同)   據今日頭條報導,洗澡的時候只要你用力搓,總能搓出一些「泥」,哪怕你前一天剛剛洗過澡,今天照樣能搓出顏色較淡的「泥」,這是為什麼呢?這「泥」到底從哪來?是什麼?   ▼泥不分膚色 這「泥」的主要成分是皮屑、油脂、汗、灰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