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肝硬化男接受2度器捐 感恩大愛重現生命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中市一名許姓男子多年前罹患肝硬化,第一次換肝後6年,又再度因為肝臟出問題,接受器官捐贈而了做第二次換肝;他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更是感謝器官捐贈者及其家屬的大愛。

55歲的許松發曾是大卡車司機,罹患肝硬化等疾病,他原先脾氣暴躁常喝酒及生活作息顛倒,並於92年,換了第一顆肝,撐了6年多,肝再度出問題,99年換第二顆肝過程足足等了一年;原本以為沒有希望,不可能換到第二顆肝,沒想到最後竟能接受到他人捐贈器官,終於成功換肝。

發揮大愛精神的楊松齡表示,女兒就讀國三時發生車禍,趕到醫院時卻收到病危通知;因為看到小小一張器官捐贈卡,心想器官捐贈可以救人,也能幫女兒作功德,當下決定要捐出女兒器官。

楊松齡一開始詢問女兒願不願意捐出器官,女兒拒絕。但當他再度詢問女兒「如果不想作器捐,爸爸仍會養妳,但妳再也無法彈鋼琴」。女兒是樂儀隊成員,為了音樂,女兒後來同意器捐,捐出眼角膜、肝及腎臟等,遺愛人間。

台中榮總器官捐贈勸募小組協調師吳麗華表示,醫院有27例器捐案例,腎臟等待人數有1066名,肝臟則有100名,等待捐贈的過程很煎熬,無法用言語形容,平時照顧好身體真的很重要,也呼籲民眾勇於器捐,讓愛延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76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2022年大甲媽祖遶境於國曆4/8展開,為期9天8夜,吸引不少信眾共襄盛舉,但繞境後,復健科、骨科求診的患者大幅增加,因長途跋涉,有些人雙腳不堪負荷,引發水泡、腳底、膝蓋、小腿疼痛等。另外,台灣近年吹起馬拉松、路跑潮流,因應長時間跑步、走路,保養雙腳勢在必行,本身是足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蔡誠報導】高齡化、糖尿病及高度近視人口居高不下,以及3C產品的大量使用,白內障帶來的視力危機已不容小覷,也是國人十分重視的眼部問題之一。 為了提供眾多白內障患者更好的醫療服務,持續精進理論及實務對眼科醫師們來說更是刻不容緩。擔任台灣眼科醫學會白內障委員會共同召集人的知名連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60多歲民意代表,在脊椎手術後,雖徵狀部分改善,但常感到慢性下背痛及坐骨神經痛。而經醫師詳細診療及影像檢查後,先前手術已沒有再復發,之所以還會疼痛應是術後神經根沾黏而導致常見的脊椎手術後疼痛症候群。透過各種治療均無法改善的情況下,醫師建議再次手術分離沾黏的神經組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2022年大甲媽祖遶境於國曆4/8展開,為期9天8夜,吸引不少信眾共襄盛舉,但繞境後,復健科、骨科求診的患者大幅增加,因長途跋涉,有些人雙腳不堪負荷,引發水泡、腳底、膝蓋、小腿疼痛等。另外,台灣近年吹起馬拉松、路跑潮流,因應長時間跑步、走路,保養雙腳勢在必行,本身是足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