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肩頸痠痛+耳鳴 小心頸頭症候群

肩頸痠痛+耳鳴 小心頸頭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肩頸痠痛是許多人常見的困惱,若還出現頭痛、頭暈、耳鳴等狀況,就要當心是頸頭症候群。一位50歲的婦人,多年前脖子受傷後,時常覺得痠痛和僵硬卡卡,還會落枕。曾接受按摩、推拿,但效果不大。且疼痛加劇,除此之外,容易覺得頭暈,有時候還會耳鳴,晚上睡覺常會痠痛而醒來。所幸經復健科醫師,藉由姿勢改正、運動訓練、物理治療加上激痛點乾針治療,症狀大幅減輕。

 2高危險群:低頭族、久坐姿勢不良者

什麼是「頸頭症候群」?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復健科杜育才醫師解釋,頸部是頭與身體的橋樑,也是腦部輸出訊息至身體各部位必經途徑,因此,頸部疾患除了會引發肩頸痛外,亦會導致頭痛及五官症狀,甚至還可能影響身體平衡,出現耳鳴、暈眩、噁心等症狀。

而杜育才醫師也提到,3C產品普及,導致現代人不是低頭滑手機、平板,就久坐電腦前,這些人都是高危險群。至於治療則要先從改善日常生活不良的頭頸姿勢或工作環境。因為錯誤的姿勢會加重頸部負擔,長期下來,還會導致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退化性關節炎、椎間盤突出,甚至頸頭症候群。

姿勢端正+運動訓練  從根本改善

杜醫師強調,改正姿勢、運動訓練、加上合適的治療,可大幅減輕頸頭症候群症狀,減少復發。而當中的運動就十分重要,不僅可訓練、重建頸部和上背的生物力學,穩定深層核心肌肉,適度矯正頸椎排列,緩解頸部引發的頭部症候群,同時耳鳴、暈眩和平衡能力也能因此得到改善。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可愛的喬喬妹妹已經1歲半了,最近媽媽對喬喬還不會開口說話感到焦急,雖然有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但是就是還沒說第1個字,後來喬喬媽帶喬喬到醫院接受評估才發現,喬喬並不只是不會說話而已,她也在早期溝通行為表現呈現落後。 7項指標 可良好預測語言發展能力 大部分1歲到15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60歲的陳姓患者,因運動導致兩腳踝扭傷非常疼痛,回家自行用冰敷的方式消腫止痛,雖然使用冰敷是正確的處理方式,但是在冰敷過程中,陳姓患者因疲累而睡著,1個多小時後醒來發現兩側腳踝部嚴重凍傷,經由1周5次的高壓氧艙治療,2個月後患者傷口逐漸癒合,配合復健,完全康復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子宮頸癌是目前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子宮頸癌居104年度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第7位,是婦女不可忽視的疾病,研究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60%~90%子宮頸癌侵襲癌發生率和死亡率,是預防子宮頸癌最好方式之一。 透過抹片篩檢 早期發現癌前病變 家庭...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家中的老人家經常抱怨這裡痠、那裡痛,全身無力的感覺,但卻老說不清疼痛的確切部位,醫師表示,當全身疼痛、貧血、骨折、腎衰竭、反覆感染等症狀應警覺,當心罹患「多發性骨髓瘤」。 洗腎病患嚴重貧血 衛福部南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筠方醫師,日前收治一名年約60歲的男性洗腎病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