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胸悶胸痛,輕忽不得

引起胸悶胸痛的原因相當多,從腸胃到心肺的疾病都有可能,不管是哪種原因造成胸悶胸痛,別以為僅是一時不適而延誤就醫良機!

你是否常感到胸悶胸痛?即使你不菸不酒仍脫離不了如此症狀,甚至有時怎麼呼吸都吸不飽氣,究竟這是怎麼一回事?

整體而言,30歲左右的上班族若經常飽受胸悶胸痛困擾,以常見原因發生機率來看,近一半機率是肌肉太緊繃造成,另有四分之一機率是腸胃道疾病,大家易直接聯想的心臟與胸腔問題各約佔10%。

無論是哪種原因造成胸悶胸痛,都輕忽不得。一旦你查覺到當次胸悶胸痛的頻率、疼痛時間長度與症狀和過去不同,便應該就醫,讓專業醫師做正確治療判斷。

 

肌肉緊繃為最常見原因

若屏除致命性的胸悶胸痛,臺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蕭嘉榮指出,引發30歲左右上班族胸悶胸痛的兩大常見原因,是精神與腸胃的問題。

精神方面:焦慮、恐慌、壓力大會造成肌肉緊繃、呼吸困難,引發胸悶胸痛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不妨嘗試底下兩項解決要領,能協助你緩和症狀:

第1,先停止呼吸。肌肉緊繃時,猛用力吸氣會導致身體越緊繃,越吸不到氣,建議先停止呼吸,然後先慢慢用嘴巴吐長氣,再慢慢用鼻子吸氣。

第2,先停下手邊工作,做肌肉放鬆運動,再配合上述呼吸法,身體會跟著放鬆,同時也能幫助緩和胸悶胸痛症狀。

值得注意是,身體沒有放鬆就猛吸氣可能引發過度換氣症候群。有些人常會緊張到喘不過氣,造成雙手發抖、產生暈眩,這時同樣建議先閉氣,再把氣吐出,然後慢慢用鼻子吸氣。若這樣仍無法控制或緩和症狀,便必須馬上就醫檢查。

因此,上班族若因精神問題造成經常性的胸悶胸痛,就要隨時提醒自己做底下動作:每小時做脖子與雙手往後仰,或轉身等反向的放鬆動作,以及用嘴巴慢慢吹長氣,幫助身體放鬆。

腸胃方面:包括胃食道逆流、食道炎、消化性潰瘍等。飲食不正常可能造成胃酸逆流,腸子空氣往胸腔頂,而腸氣酸度高於酸醋100倍,所以會造成胸悶胸痛,喘不過氣,也可能引發咳嗽。

小心致命的症狀

前陣子內定接任內政部長的前立法委員廖風德突然身亡,令人惋惜,也引起一陣健康方面的討論。事實上,胸悶胸痛最嚴重後果是造成致命性傷害,蕭嘉榮指出,胸悶胸痛有幾大致命症狀,無論碰到哪一種,都必須立刻就醫:

1.心臟問題——心肌梗塞。
2.血管問題——主動脈剝離,常見症狀為胸痛到背部。
3.肺部問題——氣胸、血管栓塞。
4.腸胃問題——食道破裂。

最後提醒曾受胸悶胸痛困擾的上班族注意以下幾項關鍵,協助自己釐清健康狀態:

1.若有心臟病等家族病史,要定期做相關健康檢查。

2.少抽菸。抽菸人口發生氣胸的比率,是非抽菸人口的十幾倍。

3.發生過氣胸的人,一輩子再發生氣胸的機率是50%。

4.若個性很容易緊張,應隨時注意身體變化。這樣的人格特質容易胡思亂想,造成更大焦慮,就會升高引發胸悶胸痛的機率。

上述幾項關鍵可作為自我檢測身體狀態的依據。但還是要特別注意,該次的胸悶胸痛若和往常不同,或已受此困擾許久,都要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避免發生遺憾。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子宮癌包含子宮頸癌與子宮體癌,為台灣女性十大好發癌症之一,除了傳統治療的手術、化療、放療外,新興的免疫療法在近幾年也有不錯表現。據研究顯示,治療後復發或疾病惡化但生物表現量佳的病人,採用免疫療法或免疫搭配標靶都有不錯的成效。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副教授周宏學提醒,子宮癌初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青少年面臨矯正的原因多為戽斗或暴牙,若能利用骨頭仍在生長的階段就進行矯正治療,絕對比發育完成且骨骼已經定型後再改善的效果更好。資深牙醫師吳碧礽提醒,成長過程中上下顎骨發育異常,形成下排牙齒在前、上排牙齒在後的「真戽斗」,或是因牙齒錯咬,但骨骼發育正常導致的「假戽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COVID-19疫情升溫,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更該關注生物製劑、免疫調節劑用藥問題。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部長鐘文宏表示,若有感染疑慮會調整用藥,至於打疫苗後,多數生物製劑、免疫調節劑不用停藥。另外,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吳南霖指出,針對嚴重膿疱型乾癬病人,健保署在今年五月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西非幾內亞共和國近期出現首例的馬爾堡病毒(Marburg virus)感染死亡病例,馬堡病毒是一種與伊波拉病毒(Ebolavirus virus)極度相似病毒,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馬堡病毒以高度致命及高傳染性著稱,會引起出血熱症狀(hemorrhagic fever)...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