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脖子腫塊誤當喉結 竟是5公分甲狀腺瘤

脖子腫塊誤當喉結 竟是5公分甲狀腺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甲狀腺位於前下頸部,主要分泌甲狀腺素,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若罹患甲狀腺腫塊,部份病人會有壓迫感或癌化可能。就有一名補習班主管誤將甲狀腺腫瘤當喉結,一直不以為意,竟延誤治療長達十年,最近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腫瘤已經有直徑五公分大,所幸經醫治,現在即使站上補習班講台也聲若洪鐘。 

腫瘤初期難察覺    有賴「自摸」

事實上,阮綜合醫院甲狀腺疝氣外科陳德芳主治醫師解釋,甲狀腺腫瘤位在於喉結下方,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但因為用手就可觸摸到,因此平時要靠「自摸」,如感到甲狀腺局部腫大或摸到硬塊,且腫塊會隨時間日漸增大,或吞嚥感覺有東西上下移動,就要懷疑甲狀腺瘤的可能,儘速做進一步檢查。

並非皆是甲狀腺腫瘤    頸部腫塊有4類型

但即使突然摸到頸部出現腫塊,也不必然都是甲狀腺腫瘤。一般頸部腫塊分先天性、發炎性、良性腫瘤及惡性腫瘤等四種類型:

●先天性/以小孩居多,也有可能在成人時發現,包括鰓裂囊腫、甲狀舌骨囊腫、真皮囊腫、血管異常(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等。

●炎症性/發生率最高,當細菌或病毒感染淋巴結時,會有紅、腫、熱、痛等發炎反應,大多可自行緩解。如進展迅速的急症,常伴隨發燒、血液檢驗異常、頸部壓迫感、或吞嚥及呼吸困難等,可能是化膿性腫塊,需及時處理,如引流清創及抗生素治療。

●良性腫瘤/如甲狀腺腫、脂肪瘤、纖維瘤、皮脂腺囊腫、良性神經性或血管性腫瘤等。

●惡性腫瘤/甲狀腺癌、原發頸部惡性淋巴瘤以及唾液腺癌等。

陳德芳主治醫師也說,頸部腫塊在門診中很常見,建議了解相關知識,避免小病拖成大病。提醒頸部腫塊若是感染造成,就要考慮抗生素或手術清創治療,如果是先天病灶或良性腫瘤,也必須考慮手術的可行性;但若是惡性腫瘤,則必須遵從專科醫師意見決定治療,包括手術、放射線或化學療法等。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北捷運震驚社會的喋血事件,讓民眾人人自危,精神科醫師指出,有反社會性人格的人,在心理上認為自己可以藉由做一件駭人的大事,來擁有無法獲得的力量,但也提醒並不是所有暴力行為者都有反社會性人格。因此當遇到反社會性人格暴力行為時的黃金定律,不要顯得神情非常慌亂,要用嚴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台灣,每10名口腔癌患者中,就有9位有嚼檳榔的習慣,根據死因統計,每年約5400名新診斷口腔癌個案,2300人因口腔癌死亡,對此,口腔癌已為國人青壯年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且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排名第4名。 然而,早期癌症常常沒有明顯症狀,不易察覺,因此定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現代社會裡,不少人有偏頭痛的習慣,但你知道嗎?偏頭痛竟與肥胖有關係,據秀傳101皇家健康會所御醫小組召集人暨神經內科陳榮基醫師指出,50歲以下的女性和肥胖族群,偏頭痛機率較一般人高。 換句話說,就是身體裡的脂肪組(織會釋放一種發炎物質,然而,對於年輕女性及肥胖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今天量血壓了嗎?全世界高血壓患者初估超過十億人,國外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平均患病年齡為32歲,如果不治療、不吃藥,死亡年齡為51歲;而沒有罹患高血壓的人,平均壽命為71歲,高血壓這三個字等於病人要少活20年,並嚴重影響健康和生活品質。  高血壓 全球每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