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便是痔瘡?是腸癌? 結果是潰瘍性結腸炎

血便是痔瘡?是腸癌? 結果是潰瘍性結腸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54歲的歐先生,8年前有血便以為是痔瘡,自行買藥使用3個月未見改善,擔心是大腸癌至居家附近醫院做檢查,確診是潰瘍性結腸炎!使用經健保核准接受的生物製劑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甚至還可以規劃到國外長途旅行!

好發於20~40歲年輕族群

中山附醫肝膽胃腸科醫師林敬斌說明,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發炎性腸道疾病,因免疫失調而造成,通常好發在20~40歲的年輕族群,主要症狀是腹瀉、血便、裡急後重----患者總是急著想上廁所,但卻只有一點黏液、糞便或血,很容易誤以為是痔瘡,延誤診斷和治療,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生物製劑有效控制病情

在生物製劑出現之前,過去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是透過皮質類固醇、抗發炎的藥物、免疫抑制劑等治療方式,若上述的治療方式都沒有效果,就只能考慮手術切除大腸。生物製劑能夠抑制腫瘤壞死因子,更精確地針對發炎以及免疫問題做調整,林敬斌醫師指出,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不但能夠減少潰瘍性結腸炎之症狀以及腸道發炎,更能使腸道的潰瘍癒合,降低未來手術的可能性。

生物製劑 健保有條件給付

健保已從9月1日起,陸續給付兩種施打頻率不一樣的生物製劑,經傳統治療療效不好,或是急性嚴重的潰瘍性結腸炎病人,需要有完整評估符合健保規範才能申請使用,施打之後也需要評估療效,才能續用,一次療程能最多使用38週 。兩種生物製劑都屬於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短效的生物製劑在起始劑量後,每兩週施打一次;長效的生物製劑則是每個月施打一次。

及早確診積極治療 重返正常生活

歐先生也因為罹患潰瘍性結腸炎,讓他有不同的人生體會,下定決心改變自己多年不良的生活習慣,先從戒菸開始!林敬斌醫師鼓勵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友,勇敢面對疾病,配合醫師診斷與積極治療,就有機會可以恢復到正常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0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不少上班族為了提振精神,常會選擇服用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到底哪些人才有補充維生素B群的必要,又該怎麼吃?怎麼選擇才對? 維生素B群包括:維生素B1(硫胺明)、B2(核黃素)、B3(菸鹼酸)、B5(泛酸)、B6(吡哆辛)、B7(生物素) 、B9(葉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根據最新國民健康年報手冊指出,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第一名仍為惡性腫瘤,其中惡性腫瘤死亡率第一位的就是肺癌,長庚紀念醫院林口總院肺腫瘤科醫師,也是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癌症生物學博士,柯皓文主治醫師說明,由於肺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通常等腫瘤大到一定程度後,才會陸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北市北投區驚傳父親殺害3名子女再自殺的命案,類似的新聞標題,總令社會大眾增添許多不安的感覺,然而這樣的自殺與殺人行為的背後,通常並非單一因素所造成。 通常不是臨時起意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成人精神科主任黃聿斐表示,犯案者可能承受巨大的社會壓力,如失業、負債、離婚、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眼瞼下垂並不是老人才會發生,也有些孩童會因為先天性提瞼肌發育不良,導致眼瞼下垂;醫師提醒,孩童若是出現眼瞼下垂,會擋到視線,假如沒有及早接受矯正,可能會有弱視的問題出現,家長要特別注意! 眼瞼下垂整形手術以後天性居多 萬芳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李存昌表示,門診中,會來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