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術中GPS導航 降低腦瘤切除風險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在醫界中,腦瘤切除被喻為最棘手的手術,如果稍有失準,就可能破壞神經系統,造成癱瘓。台北榮總腦神經研究團隊近幾年成立術中神經監測小組,利用術中GPS導航,讓開腦手術更安全,大大減少手術無法預期的神經系統傷害,以及併發症及死亡率。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俊甫表示,在歐美先進國家神經外科已普遍將「術中神經功能監測」使用在脊椎,腦血管,功能區腦瘤,顱底腫瘤及其他功能性如癲癇或顏面神經痙攣等手術。

台北榮總則在2010年成立術中神經監測小組,在手術過程中,協助外科醫師定位,並避開可能的腦及脊髓功能區,甚至及早發出警訊,警告神經功能可能因手術中出現變化,讓醫師改變手術策略或停止手術。

51歲李先生罹患第4級的惡性腦瘤,腫瘤就位於大腦右側頂葉運動區附近,由於腫瘤惡化,導致左側肢體癱瘓,必須坐輪椅活動。北榮醫療團隊利用神經功能監測,定位出精確運動區後,將腫瘤全切除,術後一個半月,他已能拄著拐杖走路。

林俊甫醫師指出,台北榮總術中神經監測小組已協助多名腦瘤患者順利完成腦瘤切除個案,預後比僅行單獨切片或部份腫瘤切除至少多存活1至2年以上。

至於腦島葉手術,被醫界認為極端危險的手術領域,但在這項先進監測技術幫忙下,北榮在2年內進行約20例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腦島葉腫瘤手術,所有病患均無死亡及永久殘障等併發症。

林俊甫醫師指出,台北榮總積極發展先進術中神經功能監測,成效卓著,患者預後情況良好,在加護病室平均住院日數1.3日,一般病房平均住院日數為4.2日,減少醫療成本支出。不過,該項手術健保尚未納入給付。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785

相關推薦

吃藥比較安全,不要打胰島素?這是許多糖尿病友的迷思。醫師指出,糖尿病是全身性代謝異常的疾病,研究證實,提早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不僅能改善胰島素阻抗性,更能因血糖獲控制,進而降低糖尿病所帶來的併發症風險。 杜思德院長(如圖)指出,國內糖尿病人口愈來愈多,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圖片/國民健康署提供) 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內政部正式宣告台灣老年人口突破14%,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高發會經百位高齡者、十餘位專家反覆決定評估面項指標、決定權重,由各地方政府、衛福部、教育部、交通部協助提供統計資料,並透過問卷進行全國調查,本次調查透過八大面項指標綜合評鑑,彙整33項指標評估得分,最高前五名分別...

閱讀詳情 »

天氣逐漸轉涼,相信很多人在換季的時候,發現肌膚的狀況不太穩定,容易出油、乾燥,甚至是長粉刺及痘痘。 肌膚變敏感,痘痘一直冒,處理方法不當,小心變成花豆臉!痘痘問題不該被忽視,但你的觀念正確嗎?讓家醫科醫師徐昊來為大家分析痘痘二三事! 痘痘形成的四大因素: 油脂分泌過多:油脂混合一些污垢及皮膚代謝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在小型鐵工廠工作長達40年的陳先生,近來常常出現胸悶等身體不適症狀,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肺部出現纖維化,右肺臟約近肋膜處,有兩個毛玻璃狀的結節陰影,最大約一公分,經討論後採以外科手術切除,經病理檢查結果發現,兩處病灶皆為早期肺腺癌,所幸及早發現,早期介入治療,目前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