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要不要洗腎 年輕時就能預知 | 健康達人網

要不要洗腎 年輕時就能預知 健康達人網

台灣人對於「洗腎」並不陌生,不過如果在青少年時期就可預知自己要不要洗腎,你會不會更加關注自己的健康?瑞典一項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如果就有蛋白尿,之後罹患末期腎臟病的機率比其他人高出七倍,而青少年時就有高血壓或過重問題,這個機率也會提高。

這項發表在「美國腎臟病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的研究,發現健康男性青少年的尿液中若有蛋白質存在,或是有高血壓、過重,血液檢查發現有身體發炎的指標,這些個別因素都會成為後半生末期腎臟疾病的獨立指標。研究團隊的瑞典 Orebro 大學醫院醫師 Per-Ola Sundin 表示,他們也很驚訝青少年時期就有蛋白尿現象與之後腎臟疾病的關係,這代表在青少年時期,腎臟就已經受到損傷,但是卻沒有症狀提醒大家。

研究團隊根據 1970 年代瑞典還在採行徵兵制時,針對 18 歲役男體檢的資料進行後續追蹤,他們發現在體檢時如果發現有蛋白尿的役男,後續人生比起其他人有 7 倍機率罹患末期腎臟疾病;研究同時發現,高血壓與過重也提高了這個機率。他們還認為,雖然研究對象是年輕的瑞典男性,但沒有理由懷疑女性乃至於其他國家的人們不適用這個研究結果。

Sundin 表示,研究可以說明相關的現象能夠成為早期診斷的指標,特別是一時找不到原因造成的蛋白尿,更需長期追蹤。

(圖片來源:© ImageZoo/Corbis)

相關資訊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慈濟基金會在6/23向衛福部遞件申請500萬劑BNT疫苗緊急進口,目前已完成送件程序。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批慈濟已經和德國BNT原廠接洽,更有可能成為第一個最早獲得500萬劑疫苗的單位。批總統蔡英文和政府高層阻擋疫苗進口。疫情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打臉趙少康,表示慈濟自己的新聞稿並沒有提到已和原廠接洽過和...

閱讀詳情 »

全球變種COVID-19病毒持續肆虐全球,現今疫苗效力仍然無法全面防堵便種病毒的侵襲。對此,醫師吳昌騰針對接種一劑疫苗、兩劑疫苗、未接種疫苗面的族群,統整出「最新前5大COVID-19 症狀」供民眾參考。醫師吳昌騰24日於臉書分享寫道,由於COVID-19 病毒正在迅速演變,隨著病毒的進化,傳播力、...

閱讀詳情 »

美國贈援台灣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將完成封緘檢驗。疫情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表示,這批莫德納疫苗於6/30晚間就會配送到各地方政府,抵達之後就可開打,另外已施打第1劑的民眾也可繼續施打第2劑延續保護力。陳宗彥表示,7/1莫德納疫苗抵達後就可以讓更多符合資格的對象做接種。另外施打第一劑AZ疫苗滿10週...

閱讀詳情 »

疫情持續嚴峻,疫苗施打成為民眾所關心的議題。近日擴大疫苗接種,殘劑的處理成為最大的問題。今(25)日中央副指揮官陳宗彥宣布,即日起若每日疫苗最後一劑仍有殘劑,可開放給尚未開放的類別接種對象施打。陳宗彥今日說明,若是每日疫苗最後一瓶仍有殘劑,請接種單位公告疫苗接種作業及開放候補名單的登記。關於候補名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