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調好自律神經 3件事學會慢慢生活

調好自律神經 3件事學會慢慢生活

出處/康健雜誌
作者/張靜慧、曾慧雯
圖片/康健雜誌

現代人的自律神經失調多半是交感神經過度亢奮,「慢」能提升稍顯低下的副交感神經,讓自律神經傾斜的天秤恢復平衡。

1.腹式呼吸啟動副交感神經,安定身心

三總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治醫師吳立偉指出,呼吸是少數能被人控制的自律神經節律。吸氣時交感神經較活絡;呼氣時換副交感神經佔優勢。藉呼吸來調節自律神經,容易做又不花一毛錢。

但一般的呼吸方式較短淺,達不到效果,建議練習腹式呼吸,幫助自律神經維持平衡︰慢慢、深深地吸氣,讓氣往下走,直到腹部微微鼓起,然後慢慢吐氣。這樣可以啟動副交感神經,讓心跳和緩下來,人得以放鬆。一般來說,平躺時比較容易做腹式呼吸。

精神科醫師陳豐偉常建議患者早午晚和睡前各練10分鐘腹式呼吸,如果不方便躺下,坐著也可以,只要動作正確,持之以恆,就能享受放鬆感。

2.用食物保養神經的作用穩定

大腦中有許多神經細胞,靠神經傳導物質當「傳令兵」,幫忙傳達指令,身體各部位一收到訊息,就會有所反應。

神經傳導物質有上百種,其中和情緒、壓力有關的包括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血清素等。好消息是,一些食物可以增加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維持神經的作用穩定,不妨適量攝取。

•多巴胺、正腎上腺素︰

製造這兩種神經傳導物質都需酪胺酸和苯丙胺酸,可從家禽、海產、蛋、乳製品中獲得,素食者可從大豆中攝取。

維生素C也是製造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時重要的成分,多吃些新鮮蔬果,維生素C自然不缺。

•血清素︰

色胺酸是大腦製造血清素的原料,可安定神經、助眠,被稱為「天然安眠藥」。含色胺酸的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乳製品、豆類、堅果、香蕉、蛋等。此外,深海魚及亞麻仁籽中的Omega-3脂肪酸,可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

維生素B群、鈣、鎂、鋅也是維持神經系統與情緒穩定的功臣。五穀類、燕麥、肉類、豆類、乳酪都含豐富的B群;綠色蔬菜、豆類、海藻、乳製品、小魚乾中含鈣;鎂可以從各式堅果、深綠色蔬菜中獲得;海鮮、肉類則含鋅。

3.運動是一種好壓力,改善自律神經的功能

壓力並非全然是壞事,適度壓力是好的,「運動就是一種好壓力,」精神科醫師楊明仁解釋,運動可以消耗讓人緊繃的腎上腺素,腦內啡和血清素則會增加,讓人放鬆、愉悅。

吳立偉指出,規律運動可以改善自律神經的功能。最新研究顯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合併自律神經失調,經15個月持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可改善自律神經功能並幫助控制血糖。

(原文: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7549


【延伸閱讀】

檢測/身體很累,腦袋卻不累!你自律神經失調嗎?


新知/整天都好累?原來是它搶走你的Energy!


面對自我/轉角找回好心情!「清心減壓」實做練習


自律神經健康人/一想到「明天要上班」就低落?


自律神經健康人/你知道「飯後不會愛睏的飲食法」嗎?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累計至8月底為止,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者共439人,其中65歲以上比例超過3成。醫師表示,病人先得流感,再感染肺炎鏈球菌炎,引發其他肺炎、腦膜炎、菌血症等,致死率高達6成。台大醫院內科部胸腔部主治醫師古世基表示,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可分為侵襲性和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今天是「世界自殺防治日」,為強化社區自殺防治,桃園縣衛生局特別邀請統一、全家、萊爾富及OK四大超商加入「珍愛生命守護站」行列,一起成為「1問、2應、3轉介」自殺防治守門人,共同打造生命守護網。依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在2020年時,全球十大死因當中,自殺將排名第9位,全球將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上週(9月3日至9月9日)新增6例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分別為台北市2例及屏東縣4例,並新增6例境外移入病例。其中台北市兩例個案為上週發病、居住在大安區兄弟的祖父母,而屏東縣4起案例中,有3例是潮州鎮光華里的家庭群聚,另一起個案則是居住在潮州鎮三星里,活動地點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麥當勞叔叔之家喬遷了!常有住在中南部的孩童因癌症、心臟病及罕見疾病等,必須離家到台北就醫;提供北上就醫病童住宿的麥當勞叔叔之家今天舉辦遷址落成啟用典禮 ,位在台北市金山南路上,共32間房間,是亞洲麥當勞叔叔之家房間數最多的,預計一年可幫助1萬5000名病童家庭。全新的麥當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