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諾羅感染又暈又吐? 突發性耳聾被誤診險失聰

冬天溫差大,忽冷忽熱、忽乾乎濕,許多民眾不慎感冒,另外最近以嘔吐為主要感染症狀的諾羅病毒肆虐,不少高齡或抵抗力不佳的民眾紛紛中標。但頭暈嘔吐一定就是感冒或諾羅病毒作祟嗎?光田綜合醫院日前就發現一位7旬阿嬤差點因此誤診導致耳聾的個案。

這位家住沙鹿的70歲李奶奶入冬後陸續有幾次小感冒,上週突然又出現頭暈嘔吐的症狀,家人帶她到附近診所就醫,卻被當成目前流行的諾羅病毒感染,僅給予症狀緩解的藥物治療。回家後,奶奶情況並沒有改善,甚至暈到無法起身,隔天就到光田綜合醫院就醫。經詳細身體檢查後,發現奶奶有左耳悶塞與耳鳴現象,聽力檢查發現雖然右耳聽力正常,但左耳聽力僅剩三成,診斷李奶奶應該是近期反覆感冒導致的「突發性耳聾」,若不積極治療,恐怕造成永遠的聽力損失。李奶奶乍聽醫師的診斷還不相信,她認為自己聽力正常,周遭的聲音都聽得到,哪有耳聾?後來耳鼻喉科黃彰暐醫師請李奶奶撥電話給兒子,並用左耳聽,李奶奶才驚覺左耳已完全聽不到聲音,同意住院治療,目前左耳聽力已經逐漸恢復正常。

黃彰暐醫師指出,當患者在三天內發生連續三個頻率突發性聽力損失30分貝以上,就稱為「突發性耳聾」,這是一種耳鼻喉科的急症。常見的致病原因包括病毒感染;內耳血管循環不良(即俗稱的耳中風);壓力大或自體免疫疾病及聽神經瘤等,此症好發於秋冬感冒盛行的季節。除了透過藥物治療外,使聽力恢復最重要的是必須讓患者的耳朵多休息,通常醫師會建議患者住院,因為若患者只是回家自行調養,往往在周遭有太多無法抗拒的聲音,包括電視、親友間的對話等,甚至有患者覺得行動如常,還跑到菜市場買菜,導致耳朵持續接受太多吵雜的聲音而無法獲得充分休息。若住院治療則能杜絕這些雜音,讓患者耳朵獲得妥善的休息,發病後三個月內積極的治療都有機會讓聽力恢復。

黃醫師也強調,當民眾發生突盲眼睛看不到時,一定會非常緊張,馬上就醫,但同樣是五官的耳朵,發生突然的耳聾時,民眾卻往往不自知而不在乎!主要的原因在於突聾的症狀不明顯,只會有些微的頭暈與耳朵悶塞感,而且只要另一耳聽力正常,往往就不易察覺,導致許多「突發性耳聾」的患者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期。因此提醒民眾,若發現有突然的頭暈、耳悶、耳鳴或講電話時單側聽不清楚時,請儘速至耳鼻喉科由專業的醫師檢查及治療。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 2013/02/01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7966

 

諾羅感染又暈又吐? 突發性耳聾被誤診險失聰

相關推薦

TVBS歡樂台大型綜藝《食尚玩家-歡樂有夠讚》本周邀請楊千霈、佩甄、陳為民、NONO、郭岱軒等來賓來到節目中,沒想到現場端出的美食太誘人,讓懷胎七個多月的楊千霈忍不住說:「你們有沒有顧到一個孕婦?從我剛開始看那個小籠包,寶寶就一直踢我,我只能不斷安慰寶寶:『沒關係,媽媽等一下快吃到了!』」 沒想到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0歲吳女士,發現左側頸部腫塊,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側甲狀腺3公分結節,右側甲狀腺有鈣化情形,懷疑有惡性腫瘤存在,採用「經口內視鏡甲狀腺微創手術」切除甲狀腺,術中搭配「神經監測器」,避免返喉神經損傷。台南市立醫院周易韋醫師表示,從脖子上動刀的傳統手術會留下疤痕,經口內視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牙齒是影響外貌及社會地位重要的象徵,現代人對口腔及牙齒的重視程度,比起以往已有大幅度提升,面對全球牙醫技術及科技的進步,以往國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全口重建療程,已能透過專業植牙及搭配隱形牙套的矯正下,讓患者願意主動接受治療。什麼樣的人需要進行「全口咬合重建」?專業牙科醫師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愛的印記妊娠紋 讓媽媽們失去自信現在的孕婦對於體重控制多半與醫師配合良好,但生產完體重恢復後,隨之而來肚皮的鬆弛與妊娠紋卻常令媽媽們欲哭無淚。雖然大家都說,妊娠紋是媽媽愛的印記,但這些佈滿在肚皮上的條紋,卻也讓媽媽們失去自信。同樣身為媽媽的台中醫美診所副院長曾雲璿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