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警惕!夜間出現這八種情況很危險!99%的人中招

1.頭暈耳內感染

警惕!夜間出現這八種情況很危險!99 的人中招

夜間驚醒後感覺頭暈目眩,房子天花板都在轉,可能患上良性體位性眩暈。患者多為50歲以上女性,其病因是炎症或感染導致的內耳碳酸鈣晶體脫落,耳內平衡系統紊亂並向大腦發送混亂信息,進而導致眩暈。

2.頭痛頭痛症或磨牙症

警惕!夜間出現這八種情況很危險!99 的人中招

定時頭痛症多見於中年人群,每晚頭痛定時發作,通常為凌晨1~3點。叢集性頭痛也會定時發作,出現一側眼部後側跳痛。白天喝水不足也會導致夜間頭痛。醒來後下巴鈍痛可能是夜間磨牙所致。夜間磨牙還可能導致耳朵痛和頭痛。

  

3.呼吸困難哮喘或心髒病

警惕!夜間出現這八種情況很危險!99 的人中招

哮喘在夜間發作時會把熟睡的患者憋醒。當患者躺下時,呼吸道更容易聚集黏液,增加肺部壓力,導致呼吸不暢。如果入睡後兩個小時就被憋醒,可能是心髒病甚至心衰的信號。

  

4.咳嗽胃酸反流

警惕!夜間出現這八種情況很危險!99 的人中招

夜間睡眠咳嗽驚醒的主要原因,是胃酸反流刺激食管所致。吃完飯就躺下很容易發生胃食管反流。腹部脂肪堆積過多,腹部壓力過大,尤其容易導致胃酸反流。

5.半夢半醒睡眠呼吸暫停

警惕!夜間出現這八種情況很危險!99 的人中招

大腦中負責意識的部分區域在淺睡眠狀態依然可以工作,甚至可以說話、起身,但並沒有完全清醒,處於半夢半醒的狀態。這種情況如果頻頻發生,則可能是睡眠呼吸暫停等睡眠問題的表現。關注創業創富微信:CYCF99,帶你創業致富。

6.盜汗激素紊亂

警惕!夜間出現這八種情況很危險!99 的人中招

人們常認為睡前小酌可以助眠,然而酒精會使皮膚血管擴張,容易導致夜間出汗。此外,女性經前、經期或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下降,也會導致夜間盜汗。男性夜間盜汗可能是雄激素(睾丸激素)偏低。雄激素在控制體溫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7.腿部抽筋下肢循環差

警惕!夜間出現這八種情況很危險!99 的人中招

夜間腿部肌肉痙攣的病因主要包括:

1、血液循環系統問題。外周血管疾病以及血脂過高導致血栓形成及血管部分受阻。

2、懷孕或運動過量所致。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體內鈣和鎂水平降低,而鈣鎂對肌肉收縮與拉伸極為關鍵。

  

3、服用他汀類降脂藥等某些藥物。一項研究發現,他汀會使肌肉痙攣危險增加20%。

8.口渴高血糖或尿崩症

警惕!夜間出現這八種情況很危險!99 的人中招

夜間老口渴可能是尿崩症的症狀,患者體內因為缺少抗利尿激素而無法調節體液水平,夜間症狀會加重。

驚醒後感覺口渴也可能是未控制的糖尿病的症狀,原因是血糖水平偏高會誘發口渴感,其他症狀還包括:消瘦、視物模糊和多尿,夜間尤其如此。另外,睡覺時愛張嘴也會導致睡醒後口渴。

相關推薦

台帛旅遊泡泡今天重啟,不少旅客衝著到帛琉打疫苗的誘因出發,首團148人PCR全數檢驗陰性,順利出團。除了帛琉,也有許多民眾自費前往美國打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些人回國後衛福部沒辦法再另外開一張黃卡證明,但國外接種單位都會開立證明,如果民眾打的是通過台灣EUA的疫苗廠牌,且符合規定,就會承...

閱讀詳情 »

國內今日再新增4例境外移入病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14)日說明,從7月2日起至今公布145例境外移入,其中40例是有接種紀錄,12例是有完整接種過疫苗且經過14天仍確診,且「各種疫苗廠牌在境外移入都有看到」。羅一鈞說明,境外移入從7月2日開始統計到今天公布145例境外移入病例,其中4...

閱讀詳情 »

新北市今天新增2居家隔離陽性。新北市長侯友宜今(14)日除說明新增個案外,亦針對永和區某棟大樓篩檢情況做出說明。他表示,自8月9日至8月13日一共篩檢1679人,除原先同住家人之外,「目前為止都沒有增加陽性確診個案」。侯友宜說明,永和某社區感染,經過8月9日至8月13日共篩檢1679人,除了原先同住...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劉又瑋報導面對持續不斷的疫情,施打疫苗讓民眾產生保護力,已成為台灣目前最主要的防疫手段,近來每天平均約有23萬人接種,以每天增加1%疫苗涵蓋率的速度前進,透過增加疫苗接種人口,最終目標達到「群體免疫」,才有望回到完全解封的生活,數學專家賴以威透過各種數據推論,指出一切順利再過4個月有望實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