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該用藥嗎?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該用藥嗎?

6年前,一位丈夫因不忍年邁妻子受巴金森氏症與行動不便所苦,竟在妻子的早餐裡面下藥,再用螺絲起子將釘子釘入她的頭顱內殺害,落網後,聲稱因臺灣無法安樂死,才會狠下心來,想幫助妻子解脫,脫離苦海。

如此駭人聽聞的新聞,並不是第一次。3年前在高雄,一位中年男子因承受不住長期照顧父親的辛苦,親手將父親打到中傷住院,而住院期間這名父親吵鬧不願意入睡,兒子最後竟用枕頭將他活活悶死。

以上兩個悲劇案例,都可能與失智症或老年憂鬱症有關係。

現行的制度裡,針對尚未發展為失智症而只是所謂「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健保並沒有補助用藥,須由醫生診斷確認為輕度阿茲海默型失智症時,才開始有給付。其實醫界一直有在探討有關此議題:如果能早一點發現失智症,在最輕微的時候就用藥物治療,是否能給患者、家屬雙方更好的平衡與生活品質呢?

 

先服用半年觀察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該用藥嗎?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失智症病房主任李耀東解釋,若病情尚未到輕度失智症,只屬於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健保是沒有給付用藥的,如果想要及早控制病情,可能要考慮先自費失智症藥物使用,就治療效果而言,真的有幫助嗎?

「如果經濟狀況允許,通常我們會先請患者自費服用幾個月的藥物,若是真的有效,就建議繼續服用;反之,要是沒有改善的效果,即不須繼續服用,或許是藥物沒效,又或許個案並不是失智症,須持續追蹤下去才可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李耀東醫師說。

從民眾觀點來看,倘若本身家庭負擔較大,每月自費藥物,稍顯吃力,但如果不給患者藥物治療,又擔心使其病情加重,一來一往間,往往充滿矛盾。李耀東醫師建議,有相關困擾的民眾,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功能表現,並與主治醫師持續追蹤討論,可利用哪些藥物以外的療法協助,或是醫生評估,自費藥物服用時間,盡量減輕家屬的負擔。

 

以藥物延緩病情退化

事實上,健保的制度是有它的道理的,必須在有限的健保總預算中,達到最有效的治療效果,並不能說不補助MCI患者用藥,就是錯誤。而臨床研究證實,使用藥物來減緩退化,也是目前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另外,醫學研究發現,長期服用精神控管的相關藥物,會有增加心臟負擔的副作用,短時間則可能會有四肢無力的情形發生,增加年摔倒、骨折的風險,所以臨床上非不得已使用此類藥物時照顧者一定要特別小心。



醫師與家屬間的全力配合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該用藥嗎?

因此,了解正確的用藥範疇,是病患家屬與醫生間的重要課題。醫學研究證實,早期用藥前6個月效果最好,6個月後效果會逐漸遞減,而健保局也規定患者每一年需做一次MMSE檢測,如果通過了便可以補助失智用藥一年份。李耀東建議家屬,應該完整記錄失智症者每次用完藥的行為表現,長時間的觀察,才能更正確的發覺患者狀況,而每個階段的用藥、服藥方式與劑量,醫生應該要傳達給家屬正確的觀念,兩者的合作下,才可創造雙贏局面。

 

【延伸閱讀】

一秒立判,健忘還是失智?

不失智的4道好料理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市面上宣稱有生髮功效的藥品百百種,究竟哪一帖才能對症下藥,避免雄性禿繼續惡化呢?高雄MyHair生髮植鬍診所院長林士棋醫師表示,在解決禿頭之前,必須先了解落髮成因,才能準確知道該用什麼成分去控制背後的生理機轉,呼籲民眾切勿每種產品都「藥藥」欲試,結果反倒花錢又傷身。   落髮問題要改善 找...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竹科報導】 生醫產業是臺灣走向世界的關鍵力量之一,為強化生醫產業的競爭力,科技部、衛福部及經濟部共同提出「臺灣精準健康戰略產業發展方案」,盼透過跨域合作方式,引進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科技,開發精準預防、診斷及治療照護系統,打造屬於臺灣的精準健康品牌。 ▲國研院儀科中心協同花蓮慈濟醫院共同...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資料來源/吳映澄營養師長久以來,你是不是一直以為『香蕉富含色胺酸成分』、『香蕉為助眠食物』嗎?營養師表示,這可能是個美麗的誤會。半夜睡不著覺的朋友,除了把心情哼成歌,你或許還可以試試!到底哪些食材富含有必需胺基酸『色胺酸』呢?我們一起來看營養師怎麼說!色胺酸...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長達九天的年假,大家是不是已經規劃好要去哪邊出遊玩耍了呢?假期長出遊人潮肯定少不了,當心遇上塞車潮!出遊前先確認同行友人是否會暈車!暈車在醫學上稱為"動暈症 “,通常發生於乘車、搭機、搭船時,常見的症狀有頭暈、腹部不適、臉色蒼白、冒冷汗、噁心嘔吐..等。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