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運動後快喝水趕走痛風

運動好處多,但運動流汗後記得要快喝水,否則發作尿結石、痛風的危險將大增。 

一項研究顯示,大量流汗無助排泄尿酸,所以劇烈運動飆汗後,體內尿酸濃度會上升,若未補充足量水分,長此以往,高尿酸產物如痛風及結石便可能「上身」。 

不少運動員有痛風毛病,據調查,日本職棒球員罹患痛風的比率,竟是一般民眾的10倍,而我國也有許多職棒人痛風,例如鯨隊總教練徐生明,及象隊強打蔡豐安、教練吳思賢。 

運動員罹患痛病比率之高,引起學界研究興趣,經調查發現,運動員喝水習慣不好,也許是引發痛風病情的關鍵。 

該研究由陽明大學公衛所博士黃建財進行,他表示,當初曾和徐生明訪談,徐說球員在練習期間,不管有多渴,都不太敢喝水,因為怕水喝多了腹脹影響表現,也怕喝水反而流更多汗,所以他們都是操完了才一口氣灌水,於是啟發他針對流汗和尿酸濃度的關聯性,做進一步分析。 

為明瞭流汗是否可減低血液中尿酸濃度,該研究先測定汗液中尿酸的濃度。研究收集16名男性密集運動1小時後的汗液,結果顯示,汗液尿酸濃度僅占血清尿酸濃度的6.3%,表示想藉流汗來降低血清尿酸濃度,是行不 通的。 

該研究另徵募13名打羽球的男性,讓他們在7天內有計畫的運動、休息,結果顯示,13人在有運動的第4天,其平均血清尿酸濃度顯著上升,比沒運動的第2天增加了18.2%。 

根據以上結果推論,引起大量流汗的運動,會導致尿液尿酸排泄減少,並使血清尿酸濃度增加,進而提高罹患高尿酸血症的機會。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原本視力正常的2歲多男童,因為近期家裡新買iPad,家長每天讓他玩20至30分鐘不等,加上日常生活看故事書、玩玩具都需要近距離用眼,男童在短短1個多月內視力升至100度。就醫檢查後,目前男童先以休息觀察度數是否恢復,若無法恢復則需以散瞳眼藥水治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真的有人因為諱疾忌醫,竟然罹患癌症而不去治療!臨床上,有一名五十多歲女子,先是摸到乳房有硬塊,才三個月,這硬塊就長大到八公分,雖確診為乳癌,但她就一直逃避,不去治療;一年後,乳癌更是長大到二十公分,才在她的大姐要求下去接受治療。這名女子是一名室內設計師,擁有高學歷及社經地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妳有經痛或經血少、週期長等「好朋友困擾」嗎?小心!月經是女性的健康指標,別以為這是正常現象就置之不理,若是子宮或卵巢有病變,可能導致將來不易受孕、較易流產、或需要安胎等生育問題。中醫師提醒,無論是年輕美眉或是熟女,有長期經痛或經血異常現象,必須儘快就醫診斷。基隆長庚醫院中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台灣如果爆發核災,民眾可能在短短4小時內拿到碘片嗎?對於碘片運送一事,國防部、原能會代表在立法院上說法不一,國防部堅持「只負責儲存、不負責運送」,讓原能會副主委周源卿一臉尷尬,只說「會持續溝通!」。立法院社福及衛生環境委員會3月28日邀請衛生署、原能會、國防部以及台電進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