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多脂肪 讓大腦功能也「短路」 | 健康達人網

過多脂肪 讓大腦功能也「短路」 健康達人網

科學家最近又為運動找到一個很好的理由,他們在動物實驗中發現肥胖並不會減少你的智商,但會影響你的認知能力,而運動卻能抵消這些負面的影響。

美國喬治亞攝政大學(Georgia Regents University)發現在胖老鼠的血液中,有一種細胞激素濃度特別高,這種激素稱為「白細胞介素-1」(interleukin 1),來自脂肪細胞,會引起發炎反應。研究人員檢視胖小鼠的大腦,發現白細胞介素-1 已穿透血腦屏障,並滲透進負責記憶與學習的海馬迴中。但這個現象卻不應該發生,因為血腦屏障能將大部分的物質隔絕於大腦之外。

在老鼠的大腦中,若白細胞介素-1 濃度高,表示有發炎的現象發生;發炎可視為身體對待外來侵略分子的健康反應,如果發炎的狀況持續出現,會傷害細胞。

研究人員還發現老鼠大腦中的突觸功能低落。突觸是位於兩個神經元相鄰的區域,能將神經元的訊號傳導到另一個神經元。健康的突觸會隨著大腦的需求,降低或增快訊息傳導速度,以管理神經系統的訊息流量;功能低落的突觸則無法對訊息的傳送有正確的反應,訊息有可能會在傳送時中斷或停滯。

在隨後的試驗中,發炎反應和突觸功能低落,被證實與記憶與思考損傷有關:肥胖的老鼠在認知測驗中表現不佳。但研究人員沒有就此住手,他們希望能確保是多餘的脂肪細胞,而非別的東西,造成老鼠的大腦變化,於是以小型抽脂機除去老鼠身上的脂肪,結果這些小動物血液中的白細胞介素-1 幾乎都不見,認知測驗的分數也提高;若將脂肪加在原本苗條的老鼠身上,則牠們的認知測驗變糟。

雖然研究結果令人沮喪,或許有些人已開始對抽脂改善認知能力心動了,但研究人員稱手術是沒有必要,運動就可以大幅改善,因為他們讓一些胖老鼠進行跑步機訓練,三個月後發現即使體重沒變,這些有運動的老鼠認知能力,比體重一樣但久坐的老鼠還要好,運動能將脂肪轉變為肌肉,所以腦部發炎的狀況,沒有了,突觸的功能,恢復了!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年原訂流感疫苗不分族群,只要符合資格全面施打,但僅實施12日就暫緩50至64歲民眾接種,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提出數據強調,上個流感季在今年1月重症數攀到最高,同時疫苗接種率也接近施打完成,2月份重症個案才大幅銳減,所以今年才決定加快接種速度,讓疫苗盡快施打完畢,形成群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女人愛美,連當孕媽咪也希望自己還能美美的,最好可以「養胎不養肉」,從背影看,絲毫不見任何「孕」味。國健署調查中發現,6成7女性想知道孕期如何養胎不養胖,專家建議,可請專業營養師做營養諮詢,每天量體重,整個孕程增加10至14公斤最為適合。 國健署在109年8月8日至10...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1名10多歲印尼籍男性,來台前3日雖然檢驗陰性,但居家檢疫期滿自費採檢確診。指揮官陳時中坦言,任何檢驗都有侷限性,10月開始居家檢疫期滿確診陽性已有14人;另一方面,接近11與12月各縣市可能都有規劃演唱會跨年等活動,陳時中說由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民眾搶打流感疫苗,踴躍程度超過預期,加上公費疫苗所剩不多,日前疾管署無預期地暫停50歲至64歲民眾施打公費疫苗,引發民怨,連自費市場也是一針難求,即使順利預約,也必須等到11月,甚至更晚,才能完成接種。 今年公費疫苗接種於10月5日開打,不同於往年的分階段接種,這次9...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