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過敏兒,跟準媽媽怎麼吃有關係?

常見許多準媽媽「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原來是害怕腹中孩子成了過敏兒。過敏與遺傳有關之外,到底準媽媽少吃或不吃易過敏食物,會不會減少過敏兒的發生率呢?
過敏兒,跟準媽媽怎麼吃有關係?
許多準媽媽雖然對雞蛋、海鮮、花生等食物不會過敏,卻因害怕產下過敏兒,懷孕期間不敢吃這些容易過敏的食物,但醫師表示,過敏與家族遺傳有關,只要媽媽對特定食物不會過敏,孕期該攝取的營養還是要吃

過敏兒,跟準媽媽怎麼吃有關係?
過敏兒比例高,超過3成》

國內兒童過敏比率居高不下,幾乎每3名嬰幼兒就有 1人過敏,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針對316名家有0~3歲幼兒的家長進行過敏預防問卷調查,超過9成的家長擔心寶寶會過敏,其中近9成的家庭有人過敏,沒有家族過敏史僅有1成,但超過7成的家長一樣擔心。

►看更多:寶寶喝母乳,媽媽別吃易過敏食物



0~2歲是過敏預防關鍵期

醫學會理事長葉國偉指出,很多準媽媽以為,只要懷孕期及哺乳期不要吃蝦蟹、花生、牛奶、雞蛋、麥類等食物,孩子比較不會有過敏體質,因此將易過敏食物列為拒絕往來戶,但從懷孕到寶寶2歲,是過敏預防的關鍵期,除非媽媽本身對特定食物過敏,否則不應限制飲食,營養均衡才重要,即使限制飲食,也不會減少過敏兒的發生率。

►看更多:小心「假性過敏原」食物引發蕁麻疹!

 

4~6月寶寶應添加副食品

調查也發現,近7成媽媽認為,6個月後才給寶寶吃副食品可以減低過敏,高雄長庚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王玲表示,延後吃副食品並不會降低過敏的風險,寶寶4~6個月就可陸續添加,一次加一種食材,確認沒有發紅或發癢等過敏反應後,間隔3~7天再加另一種食物,營養攝取才均衡。



副食品從低敏食物開始

王主任表示,給寶寶吃副食品,建議從低致敏食物開始,先添加米糊或麵糊,其次是蔬果、蛋白質等,例如蛋,先加蛋黃,沒問題後,再增添蛋白,然後是雞肉、魚肉等白肉,循序漸進,吃得營養又安全。

►看更多:6種食材,抗換季過敏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醫院陪病規定放寬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7)日公布,調整醫院門禁管制及強化住院病人的陪病者COVID-19疫苗接種規範,考量住院陪病特殊需求,包括12歲以下兒童等4類人,陪病人數上限放寬到2人,不再限制只能1人;另外,民眾要注意的是,未完成完整疫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藝人王力宏因為前妻李靚蕾指控其出軌、約砲甚至招妓的爆料,優質偶像的好男人形象一夕全毀,從12月18日自中國返台之後,就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返台檢疫的他,為了躲避媒體上演諜對諜,甚至居家檢疫的地點也遭到質疑可能違反規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7)日也開口...

閱讀詳情 »

每日健康/ 從小熱愛藝術與美學 幫媽媽割雙眼皮「當母親節禮物」 俊俏斯文,戴著黑框眼鏡就像鄰家大哥哥。沈彥廷醫師的聲線,如同他執刀的手藝細緻柔和。他說,從小最有興趣的事物其實是藝術,國中讀的是美術班,喜愛繪畫與一切和美相關的事物,後來,「家庭因素」改變了人生方向,從此踏上醫學系的道路。「我們家是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空手道代表隊染疫人數再添新確診者!繼昨公布包含教練和選手有11人自哈薩克返台確診之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16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其中空手道代表隊再有1人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