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酒精害人不淺! 不喝還會手抖、心悸

酒精害人不淺! 不喝還會手抖 心悸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40多歲的陳先生在金門當兵時,就常與同袍喝酒,酒量漸增,近二十年來天天喝酒,每天的量至少是半瓶米酒,曾短暫停酒數天,就會出現失眠、手抖、心悸、冒冷汗,情緒焦慮煩躁,目前已有輕微肝硬化。

超越傳統習慣的飲酒就是有酒癮

怎樣的喝酒才算是病態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委員會為酒癮所下的定義是超越傳統習慣及吃飯時的飲酒、或社會上一般飲酒習慣的任何飲酒形態即屬酒癮;不論個人的遺傳體質、後天的生理病理因素、新陳代謝與其他因素,凡是因為飲酒而導致個人健康和社會關係上的障礙者,都可稱之為酒癮。

飲酒問題可分成三大類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主任唐心北指出,飲酒所造成的問題,可概分為三大類,即攸關身體健康之「醫療問題」、「心理行為問題」、以及所引發之「社會問題」。酒精對人體造成的傷害遍及全身各器官系統,以消化道、神經系統為主,其次有心臟血管及新陳代謝等,可造就300種以上的疾病、病況或病程。

臺灣酒癮40年來成長150倍

臺灣在1940年代所作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有飲酒問題的案例很少,當時臺灣酒癮終生盛行率只有0.01%;然而幾十年來,迅速的工業化、都市化與現代化,經濟社會繁榮帶來了社會的重大變遷,使國人飲酒的機會大增,1984年的調查發現,臺灣酒癮終生盛行率成為1.50%,成長150倍。

青少年和女性酗酒率已上升

近30年來,臺灣開放菸、酒的進口,飲酒人口一直在急遽增加中,根據1993年的調查發現,國內漢民族成年人口過度飲酒的盛行率有3.4~8.0%,已成癮之酗酒者則有1.2~1.8%;而原住民的酒癮終生盛行率約為漢民族的10倍,過度飲酒與酗酒者分別為8.1~14.2%及6.4%~11.4%,且似有遞增的趨勢。更可怕的是青少年和女性的酗酒率也已直線上升。而近年來開放民間製酒,更加促使酒精的消耗量大幅提昇,也形成醫療與社會上的重要課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6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許多食物正常時是美味營養的好食品,但一旦不新鮮、發芽,或是采用非常規手段催熟后,就會出現不利身體健康的毒素,有一些甚至會危及到生命。孩子比成人的抵抗力更弱,在制作孩子的食物時,更要注意不要讓這些食材上了餐桌!一、青西紅柿青西紅柿含有毒性物質、叫龍葵素,食用這種還未成熟的青色西紅柿,口腔有苦澀感,吃...

閱讀詳情 »

經期來會痛的女性和為不孕煩惱的女性,兩個之間有什麼共通點呢? 那就是,身體虛寒。明知道讓身體著涼不好,卻還是愛漂亮不怕流鼻水、洗澡只淋浴的話可是非常危險的! 緊接著一個個來襲的是困擾女性的肩頸痛、經痛、不孕等麻煩問題。 這次,請教日本針灸中醫診所『兔堂』的山本綾乃院長,告訴大家解決虛寒的基本方法,...

閱讀詳情 »

在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很多女性朋友尤其是白領、金領女性的生活習慣往往並不那麼正確,可你又怎能想到偷走你生育能力的罪魁禍首先是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呢? 1.年齡是生育能力最大的禍首 年齡的增長對女性生育能力影響非常大,從女性的生理規律來說,生育能力最強在20-24歲,30歲以後緩慢下降,35歲以後迅速...

閱讀詳情 »

外表並不代表一切,但是讓自己好看點總不是壞事兒。值得慶幸的是,好看可不是完全由基因決定的(也不由穿著決定),想要變得好看,你需要有正確的態度、風格,以及一些小小的花招。 1.保持自信!自慚形穢沒有任何意義。你可以改善自己的外表,建立自信。走路時背部挺直不要彎腰駝背。要用正面的積極的眼光看待事物,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