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止慢性發炎,需避免因自由基、發炎性物質、環境因素所造成的氧化壓力

慢性發炎主要是由被稱為「細胞核轉錄因子(Nuclear Factor - Kappa B,NF- KB)」的蛋白質作用而產生的。「NF- KB」因「自由基(活性氧reactiveoxygen)」、各種「發炎性細胞激素(發炎性物質)」而活化。其他引起發炎的原因也是因活化了NF- KB,進一步使發炎惡化而導致慢性病。防止慢性發炎,需避免因自由基 發炎性物質 環境因素所造成的氧化壓力

首先,自由基的關鍵在細胞內的粒線體(mitochondria)。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素和呼吸而獲得的氧,在細胞內的粒線體進行能量轉換,但在最後階段若電子滲漏出來,而與氧產生反應則會發生自由基。若粒線體發生異常,或是數量過少,都會產生較多的自由基,而活化了NF- KB,引發慢性發炎。

發炎性細胞激素幾乎都被稱為「環境因子」。

例如下列幾項:

病毒細菌等的感染

石油化學製品重金屬放射性物質等毒性物質

飲食營養)、睡眠精神壓力等生活習慣

這些因子儘管只是少量,也不可大意。即使單獨一項不會造成問題,但大多會同時多發性的發生作用。具體而言,空氣汙染、感染、化學毒性、放射線毒性、低營養、氣候因素等多項因子,在體內摻雜便會產生病徵。這稱為「雞尾酒效應(cocktail effect)」。

而這些物質,在分子階段都可做為「氧化壓力」而起作用。氧化壓力,是因受到自由基等反應性極高的分子攻擊而引起的壓力之總稱。而慢性發炎就是因經常暴露在氧化壓力下造成的病狀。

因應氧化壓力的能力因人而異,擁有較多健全粒線體的人,其抗壓力也較強,但這也不是能憑個人意志就能如何的。空氣汙染等的環境因子也多屬於個人力量無法對抗的。正因為如此,「食用不會引起或可預防慢性發炎的食物」的方法就很重要了。

---本文摘自《顛覆飲食習慣:這四種食物不能吃!》一書

防止慢性發炎,需避免因自由基 發炎性物質 環境因素所造成的氧化壓力

精采摘文

飲食習慣急遽變化造成健康問題,並成為慢性病肇因

引發慢性發炎的有害物質等環境因子,侵入體內的4種途徑

飲食是人生的樂趣—依循80/20規則實行無空腹感輕鬆飲食三步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人類智庫 www.humanbooks.com.tw》;歡迎加入《人類智庫》 www.facebook.com/humanbooks粉絲行列。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30多歲女性,年紀輕輕卻得乳癌,求助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主任洪進昇醫師。考量患者年輕,擔心手術後會影響乳房外觀,後續也有生育計劃,再加上有淋巴轉移,未來復發風險較高,醫師決定化療後,再施以「類性腺激素釋放素」合併賀爾蒙抑制藥物的荷爾蒙治療降低復發風險,也促使卵...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劉又瑋報導隨著台灣實際取得的AZ與莫德納疫苗已接近1000萬劑,鴻海、台積電與慈濟也在政府協助下,透過專案購得1500萬劑BNT疫苗,目前國內加速推動國人疫苗施打,讓台灣離完全控制住疫情的日子愈來愈近,疫苗是現代社會抑制傳染病最重要的關鍵,不過在它還沒開發出來前,已有不少傳染病造成人類重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莫德納第2劑施打時程,7月12日開始非第1至3類與孕婦,須間隔10至12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政策參考國際建議專家討論決定,剛產前打首劑莫德納女性,因產後非孕婦間隔須10周以上;另外,疫苗劑次人口比25.10(劑/每百人)已達標,人口涵蓋率24.35%,同時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