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隱忍家暴不外揚 恐惡性循環釀悲劇

隱忍家暴不外揚 恐惡性循環釀悲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家庭暴力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在你我身邊,前陣子家暴話題不停躍上新聞版面,家暴案件不時在上演。烏日林新醫院身心內科主任黃于誠表示,根據統計,台灣家暴通報率低於5%,在醫院診療過程中,接觸過許多家暴受害個案,不少當事人抱持著家醜不外揚的心態,大部分多會選擇隱忍,等到開始尋求外在協助時,通常已被家暴多年;即使周遭的親朋好友早有察覺,大多也認為夫妻床頭吵、床尾和,常勸受害人為了家中兒女、經濟來源著想,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可是這樣的情況下,卻面臨愈演愈烈的長期家暴傷害。

子女也背上一輩子的家暴陰影

長期家庭暴力,不只造成身體傷痕累累,更是心理上的折磨,造成心靈嚴重受創的案例不在少數。黃于誠主任指出,許多受害人會開始失去自信,沒有安全感,休閒娛樂及社交生活減少,出現失眠、焦慮,甚至憂鬱症狀。在這樣的家庭環境成長的子女,不僅對於人格發展產生不良影響,更會造成一輩子的家暴陰影。

一開始不被制止就會接二連三的發生

黃于誠主任進一步剖析,從國內外的研究可發現,家暴是一種行為模式 ,一開始不被制止,就會接二連三的發生造成惡性循環,家暴發生的頻率也會越來越高,甚至一次比一次嚴重!施暴者不僅會一再重複家暴模式,還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認為配偶不對在先。

黃于誠主任指出,有不少施暴者的心態是「我只是在用自己的方法教導另一半」,甚至有人會說「我只是太愛對方」,可見得施暴者會由初期的愧疚感,在反覆出現暴力行為後不再覺得自己有錯,逐漸形成習慣性家暴;施暴者或許有自己生活上的煩惱,但將自己的情緒轉嫁到旁人,其實是一種自私且不成熟的釋壓方式。 

預防再犯是家暴防治最重要的工作

台灣在1999年開始實行家庭暴力防治法,輔導施暴者預防再犯,是家暴防治的重要工作;受害者千萬不要單獨面對,讓傷害影響更多人,撥打「113」婦幼保護專線,尋求社會資源協助,可減少悲劇發生。黃于誠主任表示,目前醫院的身心內科針對家暴案件中的施暴者、受害者,提供精神、心理、認知行為,以及評估是否有藥酒癮來進行輔導,幫助受害者走出家庭暴力的陰影,防止施暴者繼續家暴的惡性循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1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許多癌友一聽到化療就頭皮發麻,有人的副作用是嚴重掉髮,有些噁心嘔吐、手部皮膚乾裂脫皮、腳部嚴重潰瘍。但中醫師指出,化療過程中如出現手足症候群,千萬不要中斷治療,可透過中醫止痛改善不適症狀。 1名55歲蔣姓婦人半年多前曾接受胸部X光片檢查,確診為乳癌第二期,經外科醫師手術切除了4分之1的乳房組織,隨後...

閱讀詳情 »

肺癌是全球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2018年新增逾200萬肺癌患者,發生率為22.5,。在台灣,癌症已連續37年居於10大死因首位,肺癌更為癌症死因之首,根據最新公布的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肺癌發生率竟高達36.49,遠遠高於全球,國內肺癌確診人數又以女性為多。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長期關注肺癌防治,為響...

閱讀詳情 »

42歲的李小姐,從事瑜珈教學多年,近年來投入健康產業的同業眾多,讓她不敢掉以輕心,焦慮、心悸、疲勞、失眠症狀通通來。加上擔心流失學生不太敢請假休息,造成過度訓練肌肉的疼痛隨之而來,惡性循環之下慢性疼痛纏身,自律神經與身體失調的情形嚴重。 榮新診所疼痛科主治醫師梁恆彰表示,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訊號,除了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張先生因整天在悶熱的環境工作,腳底不僅又悶又濕,甚至奇癢無比,就連腳趾縫或腳底、腳掌邊緣乾裂外,還出現小水泡,雖拿外用藥擦,仍反覆發作,影響日常生活;臺中慈濟醫院藥師劉凡瑀指出,張先生屬於合併型的足癬症狀,治療上通常以塗抹抗黴菌藥膏為主,需塗藥二到六周以上,但治療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