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雙癌並生! 口腔癌患者較易出現

雙癌並生! 口腔癌患者較易出現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59歲的陳先生,過去曾有嚼食檳榔和吸菸的習慣,雖已戒了幾個月,平時偶爾還是會小酌一番。最近陳先生因口內有異常的腫塊而到新光醫院牙科部接受「口腔黏膜篩檢」,經切片檢查後,確診為口腔癌,同時也罹患非轉移性肝癌,所幸在接受肝癌及口腔癌切除與顯微重建手術後,復原良好。

新光醫院口腔顎面外科呂邁醫師說明,目前國人男性「口腔癌」的發生率約為每十萬人39人,「肝癌」則為每十萬人55人,同時發生者仍屬少數,但口腔癌病人確實較其他癌症病人容易發生雙癌。

值得注意的是,雙癌的治療選擇較複雜,會依病人的腫瘤大小而異,未必每位患者都可進行手術切除。案例中的陳先生因兩個位置的腫瘤發現時都算早期,因此可以透過手術治療;治療上,則以肝癌為優先。

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天約有120人死於癌症,101年「十大癌症」死亡率中,又以「口腔癌」增加幅度最大,與90年相比上升了15.8%,且口腔癌平均死亡年齡是所有癌症中最年輕的、且好發於男性,平均死亡年齡為57歲,遠遠低於所有癌症的平均死亡年齡70歲。

呂邁醫師指出,國內外不少研究都顯示,口腔癌的發生與抽菸及嚼食檳榔有絕對關係,因此,遠離菸、檳榔並定期篩檢,可減少得到癌症機會。目前健保已有免費提供30歲以上有吸菸或是嚼檳榔的民眾,每2年1次的口腔黏膜篩檢,期望能在惡性腫瘤尚未蔓延至不可收拾之前,及早採取適當治療。

此外,呂邁醫師也提醒民眾,若有超過二週以上無法癒合的口腔黏膜潰瘍或是口內、頸部有不明原因的腫塊,一定要及早就醫檢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82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疫情期間民眾不敢上醫院,疫情降級後隨著解封與疫苗覆蓋率提升,人潮也逐漸回流,因此蓄積相當多健檢的量能,預期三級警戒降級後,民眾對於健康檢查會有爆發性的需求。以新光醫療體系為基礎的板橋新光健檢中心於今日(30日)開幕,主打高檔健檢,並串聯園區內住宿、餐廳、健身房、游泳池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109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有11,737人,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是全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死亡人數有3,964人。肝癌占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有7,773人,約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15.5%。 脂肪肝是我國僅次於B、C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我國今天新增21例本土個案,連續3天無人死亡案例,原本個案集中在雙北,但嘉義縣單日新增9例,高於台北市7例、新北市4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嘉義爆發一起工廠群聚感染事件,其中最小確診者僅5歲,目前匡列採檢78人。 ▲嘉義工廠群聚關聯圖。(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醫護人員們在疫情期間站在第一線為全民奮鬥,穿著厚重隔離衣戰戰兢兢的執行任務,辛苦程度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民眾宅在家中便是對醫療最大的幫助,從醫療劇中可一窺醫療環境的艱辛,感受醫療工作者的付出。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全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