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震驚!80% 得癌症,是因為在車裡喝礦泉水,快轉告家人朋友!

震驚!80 得癌症,是因為在車裡喝礦泉水,快轉告家人朋友

80%得癌症,因為喝了車內的礦泉水

根據最新統計得癌症病例80%的人,

是因為在車內喝礦泉水所導致的,

以下是文章內容,請務必查看並且分享出去。

 

大家千萬不要喝留放在汽車裡的瓶裝水,

這個善意的提醒讓有車一族都慌了神。

原來,一網友的母親最近才被診斷出乳腺癌。

“醫生告訴她,不應該喝留放在汽車裡的 瓶裝水。

熱能和塑膠瓶子兩者遇在一起就會產生化學物質,

而那些會導致人們罹患癌症。”

 

高溫使瓶中有害物質釋放,危害健康!

一個小小的細節有這麼大的隱患,

不少網友擔心之餘不免好奇,

放在汽車裡的瓶裝水威力真的這麼大?

 

健康職業學校的校長解釋,這個說法是存在的。

我們放在車裡的瓶裝水隨車子在太陽下曝曬後,

對喝水的人很可能造成健康隱患。

這是因為,

瓶裝水所使用的聚酯瓶,

往往含有可能導致 人體慢性中毒的 雙酚A等物質。

尤其是 當瓶子放置在溫度很高的汽車後車箱裡時,

高溫會讓聚酯瓶發生變化,

導致更多有害物質滲透進入水中,

成為健康隱患。

 

瓶水開了不喝 易滋生細菌 影響健康

即使車內的溫度不高,

也要注意瓶裝水的儲存條件,

一定要在短期內把開封的水喝完,

瓶裝水在開封之後,

如果短期之內不及時喝完,

很容易滋生各種細菌,發生變質,

對身體帶來不利的影響。

 

汽車裡的溫度真有這麼高,

足以把塑膠瓶裡的有害物質“泡”出來嗎?

為此,我們諮詢多個車主,

他們的回答都很統一:“沒想像中那麼簡單。”

其中一位車主向我們反映,

有的時候感覺室外滿涼快的,

可車裡卻熱得受不了,

他說 車裡車外可說是兩個世界。

震驚!80 得癌症,是因為在車裡喝礦泉水,快轉告家人朋友

前幾天下雨,走在路上還有些涼,

可車裡就悶死了。

早晨我打開車門,一股熱浪襲來,

車裡的溫度計直接顯示43℃。

不過這還不算什麼,據這位車主介紹,

在前一陣子最熱的時候,車裡的溫度接近50℃。

如果將汽車放置在露天的場所,

在烈日曝曬下一兩個小時,

溫度甚至高達60℃。

 

寶特瓶用完就丟 不要拿來當水杯!

一位化學專業的網友也提出了質疑,

他認為,製作飲料瓶子的聚酯材料的耐熱度為70℃,

而“汽車裡的溫度不可能達到70℃”!

對此,楊校長解釋,

雖然PET的耐熱度為70℃,

並不意味著 雙酚A等有害物質 只在70℃以上才會溶出。

飲料存放的時間過長可能加速有害物質析出。

因此,飲料瓶用完了就丟掉,

不要再用來作為水杯,

或者用來作儲物容器盛裝其他物品。

 

塑膠瓶底部有PET標誌 就像人有身分證一樣

超市銷售的瓶裝水、橙汁、茶飲料之類的塑料瓶飲料的瓶底或瓶身上,

都有一個小小的三角形,

裡面寫有數字或PET的字樣。

這個三角標誌和其中數字,

是製成飲料瓶的化學物品標識。

震驚!80 得癌症,是因為在車裡喝礦泉水,快轉告家人朋友

從這個代號就能看出飲料瓶的“身份證”哦!

PET也就是聚酯材料本身對健康沒有害處,

但在製造寶特瓶的過程中,

加入了雙酚A等化學原料作為透明劑,

可讓瓶子變得更透明好看。

而在加熱或被重複使用時,

瓶中含有的雙酚A和其他化學成分可能被逐漸釋放出來。

其中,雙酚A對人體的生殖系統影響尤其大,

所以車內礦泉水不能喝的提醒並非謠言

大家都需要嚴加注意。

震驚!80 得癌症,是因為在車裡喝礦泉水,快轉告家人朋友

 

如果你看完了這篇文章,

請為了你和你所認識的人的健康,

第一時間分享出去,

讓更多的人知道,並且通知你的家人!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阿斯匹靈發明時,原本是用於治療疼痛及發燒的藥物,可以達到鎮痛、解熱的功效;1970年代,前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伍焜玉首度發現,急性中風、心肌梗塞的患者使用阿斯匹靈,可以挽回性命!前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伍焜玉指出,在美國進行中風與血小板之間的關連性研究發現,有中風症狀的年輕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高齡97歲的吳姓老翁,日前在家連吐了3天,突然出現腹痛情形,家人趕緊送至醫院急診,確診為胃穿孔出血,需要住院開刀治療。住院治療的36天中,96歲的阿嬤每天到醫院看阿公,醫院同仁對於兩人情比金堅的深厚感情,感到相當羨慕。原來吳姓老夫婦結婚已有81年,共生了9個子女,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另類台灣奇蹟!台灣腎臟病發生率是世界第一、洗腎人數也是世界第一;健保給付的1300億中,有370億元是用來支付洗腎的費用,佔每年醫療費用7%,高居重大傷病第一名!而高磷酸鹽血症是長期洗腎病患最常見的併發症,若沒控制好體內的鈣磷平衡,便容易造成死亡!因此,醫師多半會建議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你知道最難被診斷出的腫瘤是什麼嗎?成大醫院日前接獲一名患有「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症候群」的病患,不僅左右腎上腺上都有腫瘤,連甲狀腺、副甲狀腺也都長了腫瘤!由於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症候群的病患可能會有家族史,因此多半會建議病患家屬也都接受抽血檢查,結果證實該名患者為家族性的多發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